上周五看了管虎导演的《八佰》,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国民党军当年抗日的影片被搬上银幕,让我们后辈了解那遥远的历史。
那么这部影片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是中国在上世纪初,我们国家面临的困境。
清朝政府百年积弱,中国进入国民政府时期,但是广大老百姓还没有从国力羸弱的观念中走出来,崇洋媚外的民众非常普遍。对待外国人,开口闭口洋人,见了外国人,立马低半头。用的商品是国外的好,洋火,洋钉等等。
而参军的兵员也是天南海北的,有各个军阀的,反击侵略各自揣着小九九,军阀之间有时也会打来打去,最重要是保证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兵马不受损失。
所以,当时的老百姓对当时的政府也没有特别多的感情,毕竟有时候决定我自己命运的,可能是当地军阀,可能是租界里的洋人,甚至是黑帮老大。
所以,当苏州河对岸被炮火轰成渣渣的时候,岸这边依旧歌舞升平,该打麻将还是打麻将,因为,国民政府败了,英国人会保护我们的嘛。
直到四行仓库保卫战,坚守了四昼夜,击退敌军六次进攻,国人突然发现,自己民族也不是那么特别差,而这些人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四行仓库的勇士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了河岸那边民众的国家意识,为民族自信心的建立埋下了种子。从这个角度讲,四行仓库保卫战,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的保卫战,它的意义远大于此。
至于最后部队撤离,很多网友并不理解,还有些人说,他们就该誓死保卫四行仓库。其实任何战争都参杂着政治的因素,国民政府政治目的达到了,那就也没必要坚持下去了。谢晋元部撤退行动,只是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行事,选择的余地很少。至于要誓死保卫仓库,上海都丢了,只坚守一个仓库跟日本兵打来打去,好玩么?真想一直在河对岸看戏呀?
真实历史上,四昼夜的战斗,敌军横尸四行仓库附近的计二百余,伤者无算,并毁其战车二辆。我孤军仅伤亡三十七人,营长杨瑞符少校弹穿左胸负重伤。而弹药的消耗不及十分一,至于给养,虽坚守三年,亦无绝粮之虞。
所以,影片只是暗示了某些事实,并未详细展开,但四行仓库保卫战,在中外记者面前狠狠的打了日本侵略者一个响亮的耳光,确实无疑了,也因此极大的提升了民众抗日的热情,为后来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到抗日队伍中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