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张爱玲的《异乡记》,忍不住想说一说张爱玲,说一说旅行。
家里有一套并不完整的十月文艺出的张爱玲全集,陆续看过一些中短篇,对于张爱玲,我是谈不上喜欢的,总觉得她的作品里面有一种调调,她笔下的世界仿佛透过一片滤镜展示出来的,这片滤镜就是张的眼睛,所谓“张看”。张的小说中对固定场景里多个人物描写与刻画,特别人物之间的那种气场纠葛直接让我丧失阅读趣味。这个女人啊,生来就是带着一双挑剔的眼睛来到这个世界的,她的眼里,几乎没有美的东西,其实,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需挑出眼中的美就可以的,其余的就放过它们吧,谁会给它们重新选择的机会呢。
张的小说里我能看的下去的暂时只有《秧歌》和这本《异乡记》,恰好这两本写的有关上海的场景都很少,大部分都是乡下的事儿。不管有多少人诟病张根本不了解农村的生活,但看到她笔下的茅厕、黄土、水牛,我稍稍能透出一点气来了。
张爱玲是个悲观主义者,她的悲观来自于她的挑剔与讽刺,她是不适合于旅行的,她适合于待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穿着旗袍,隔绝现实,慢慢死去。
之所以会有《异乡记》,是因为她在寻找一个人,如果没有寻找,她断不会选择旅行。所以她的旅行是灰暗的,没有任何可以称为美的东西,哪怕是西湖、田野和江南乡间……
而现实之中,我们又有多少人的旅行不是带着一种寻找的心态出发的,你的旅行中的快乐是因为你找到了你的寻找带来的还是因为那些东西真的感动到你。而那些需要寻找的东西又有多少能够经得起推敲,如果它承受不起你的期待与寻找,那又将是一件多么凄惨的事情。
感受旅行,不要忽视一片树叶,也不要被一座标志物障了眼睛,不要只为了攀登顶峰寻找风景,而忽视脚下踩过的一片石头。
感受旅行,感受那些熟悉的,感受那些不同的,用同样的眼光。
太过执着与挑剔,即使找到了你想寻找的宝贝,他带给你的所有,你只能默默忍受,你称之为命运。就像张爱玲找到胡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