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现在的生活状态,是由他一直以来的观念、行为和习惯决定的。我自己到现在还无法实现财务自由,也是由自己几十年以来的观念、行为和习惯决定的。
我出生在一个根红苗壮的农民家庭,往上数三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事么显赫的家族渊源。从小的理想就是跳出农门,走出大山。而父母、家庭、街坊四邻的思想里,也仅仅是以当上一名吃公家饭的公家人为荣。只要是吃国家饭,领财政工资,离开土里刨食的生活状态,就是无上的光荣了。所以我从小的理想不是长大之后成名成家,而是自小把脱离农村,领国家工资,当一名教师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家庭的文化传统,父母的眼界和期望,师长和街坊四邻的指导,更加坚定了我的理想。
所以我从小努力读书,从不懈怠,每天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使命感,年年功课考第一,是当时的学霸。
没有青春期的叛逆和迷茫,因为心中有了明确清晰的小目标,所以一路走来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波澜不惊。
小学,初中,师范一直到毕业分配,参加工作,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认真。
在初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几年,我曾经豪情万丈,想着以身许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肆意地挥洒在祖国的大山中。我想用自己的知识和激情去点燃农村贫困山区民族儿童的心灵。
然而,事实并不如想象的美好。这是一件可以赞美但并不美好的事情。
满腔的热情和冲天的抱负,都会被无情的现实打个落花流水。
各种无聊的考核,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不公平的竞争,都在消磨着我的斗志和精神。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失去了许多许多许多的机会,以至于我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怀疑自己的价值观。
我在一个少数民族的高寒贫困山区村级完小工作了12年,最后竟然连当地的百姓都认为我是无处可去才在那里坚守的。因为在他们印象里,那所小学从历史上就没有一位老师连续在满五年以上的,而我竟然一待就是十几年。他们看我的眼光从欣赏到喜爱,由尊敬到怀疑,最后甚至到了不屑和冷漠。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山区农民的狭隘和自私,也对自己的单纯和无知敲响了警钟——并不是所有真心都会有人珍惜,也不是所有付出都会有所回报。
除了一腔热血慢慢变冷,除了高寒山区的风霜和冷月在我的脸上留下一些印痕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东西了。当然我也收获了一些友谊,但更多的是不屑和冷漠。
我不甘心啊。
当今社会评价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拥有多少钱。而我这样一名祖国西南边陲的高寒民族山区的教师,似乎被世界遗忘了。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工资待遇极低,学习和培训机会奇少。甚至努力提高自己的行为都会受到讥笑和质疑。所以我离开那个小学校到镇上去了,所以我结婚了,所以我让妻子在镇上开了一个复印店,所以我开了一个建材店。
但是市场是无情的,做生意也是需要智慧和时间的。时至今日,在市场打拼也有六七年了,还没有真正地摸到门路,还在折腾,还在艰难地探索和跋涉。
然而我的初心呢?我的希望呢?我的理想呢?
我想努力让学生学到真的有价值的知识,我想让学生真的学会学习,我想用自己的付出去改变山区的落后面貌。但各种不期而遇的困难和打击却一次次让我的心冰冷。
我的努力、坚守和付出,如今看来就像是一个笑话,我犹如唐吉可德一样,想用一己之力去对抗现实生活这个怪兽。
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感觉自己跑偏了。
现在开始,好好学习。
现在开始,好好生活。
现在开始,好好珍惜自己和家人。
现在开始,努力让自己每天都有进步。
现在开始,生活无数可能……
我还有时间,我还有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我还有爱我的亲人和朋友,我还有无尽的斗志,还有一路前行的同伴,还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好有网络……
使我不至于孤单,不至于迷茫,不至于过早地让理想死亡。
一切从现在开始。
与牛人同行,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