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给柠檬班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亲爱的“檬”爸“檬”妈:

        展信佳!

        自从11月25日我在家长会上作了《爸爸的力量》的主题演讲以来,一晃过去了半月有余。“陪伴”、“托举梦想”、“言传身教”等我强调的几个关键词,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吧?并且从那以后,我让孩子们周末有空就看书和运动,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电子产品上拉回来。既然要让孩子们锻炼身体,那么我们自己就要拉起运动的大旗,为孩子树立起坚持运动的榜样。事实上,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上周一开始,我陪着孩子们跑步,已经坚持到了第二个星期。孩子们兴趣高涨,一放学就快速地整理书包,兴冲冲地跑到操场。他们跟着我做热身,跑了一圈又一圈,坚持不下去时,我让他们放慢脚步但不要停下,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我们的“快跑团”队伍越发壮大,人数最多时将近20来个孩子加入。

“带着孩子们跑步”这一行动也得到了大家热切的支持——博森爸爸在群里留言“让博森多跑几圈”。锦航妈妈则关心锦航有没有跟着大家一起跑步。智晨告诉我,只要他放学跑步了,爸爸就奖励积分……大家对运动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亲爱的家长们,我写下这个事例想要说明什么呢?是啊,父母或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塑造孩子的正确行为多么重要!我多么希望您们也能从中得到一点点教育的启发呀!

运动会上,思雨爸爸和玉蝶爸爸前来为孩子们加油助威,孩子们发自肺腑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所带来的幸福。思雨爸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欢笑声此起彼伏,画面温馨而动人。我也希望有更多的爸爸能从这两位爸爸手中接过“爱的接力棒”,更多地参与到我们的班级活动中。预告一下,下个星期五轮到我们班野炊了,还有学校的元旦美食节也在筹备当中,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我殷切地期待您们看到这封信后,能有爸爸主动向我报名当孩子们的“烹饪导师”!

一到三年级,我们的班级活动几乎由妈妈们一手包揽,然而孩子们到了四年级,更渴望爸爸的参与,因为爸爸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凸显。上个周末的创意作业,需要家长协助完成,我们班31个同学全部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提交,为我们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此我感谢爸爸妈妈们不遗余力地全力配合,这样的凝聚力着实让我感动万分。有的父母不擅长拍摄和剪辑,不得已硬着头皮学,向其他家长虚心请教;有的家长工作忙碌,加不完的班,就算带孩子逛逛菜市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千方百计地挤时间;有的家长没时间拍摄,就交给家里的大孩子完成前期的素材积累工作,等自己下班回家才急急忙忙用软件剪辑。家长们,无论你们呈现的作品结果怎么样,但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的过程已然深深印入孩子们的脑海里。当孩子们看着您们或娴熟或笨拙地举起手机跟拍,如果您是第一次带着孩子做这样的任务,那么孩子就更加受宠若惊了。知道吗?那时候的孩子,内心像开了花,快乐得无以言表,那种被引领和陪伴的感觉,实乃他们人生中最美妙的乐曲啊!

这些孩子非常渴望听爸妈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家长们,那项作业不仅仅是作业,还蕴含了很多意义,如创造一次难得的亲子时光,锻炼孩子做家务的能力,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等等。而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们看到了您们对待这件事的认真态度——这不就是言传身教吗?今天我又布置了一项作业:听父母讲一件他们自己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趣事,然后写成百字作文。敏感的家长已经秒懂我的用意——没错,我正是借助这一个个的亲子作业,营造一段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啊!然而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班竟然有十二位同学表示从来没有听爸妈讲过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事实上,我感到相当震惊和不解,就连我这个70后都是听着爸爸妈妈讲他们童年故事长大的。犹记得小学时音乐课上唱一首歌,歌名就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我可喜欢唱了,因为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每天为我们讲过去的事,而我们姐弟几个往往都沉浸在故事里,岁月静好的样子仍历历在目。

亲爱的家长们,给孩子讲讲你们小时候的故事吧!我相信你们的童年一定也是多姿多彩,当你们在分享时,记忆中那美好的部分就会悄然涌上心头,缓解你们工作的疲劳,对生活再次充满感恩和希望!他们会喜欢的,而且增进亲子关系。今天我给孩子们分享了我小时候的趣事,他们全都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而且还强烈要求我多分享几个。

亲爱的家长们,带孩子们去旅游吧!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一样重要,用脚步丈量土地,增长见识,增强自信心。有一回我调查了一下,发现全班一半以上同学在小学阶段没有出过温州(回老家不算),不能不深感遗憾。我也深知各位工作的忙碌,生活的辛劳,但我固执地相信“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所以我提议,小学六年,至少有一次能去一个温州以外的地方旅行游玩。

家长们,行笔至此接近尾声,但还有一事要拜托各位加强家校配合。我们班目前只有8个孩子表示自己的红领巾、袜子、内衣裤是自己洗的,其他同学都是父母包办代劳。我跟孩子们明确说明,“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些简单的衣物完全可以自己承担。大家说是不是?想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家庭责任感,我们就要懂得适时放手,并牢记“言传身教”。

最后,有个温馨提示:家庭教育问卷目前只有20位爸爸和26位妈妈完成,请大家再加把劲哦!

至此搁笔!

祝工作顺利!

                        大家的共同教育者:徐 燕

                                2024年12月10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