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河南旅行,看到嵩山的书册崖地貌,很是惊叹,壁立千仞,犹如一本山为纸、史为字、木为图的自然之册!加上天高云淡,微风习习,真是壮观而不失秀丽!
于是,我立即拍下一张全景图,传到了群里,还高兴地告诉和我一起游玩的好朋友:“真是美啊!大家没能过来直接欣赏,但我来了,所以,分享给大家,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我的眼睛看到这美!”
但朋友的回答,却着实吓了我一跳,“那是你的想法。也许别人觉得你在炫耀、显摆”。
关于分享
我是一个爱感叹、爱分享的人,会为途中偶遇的迎着清晨的阳光绕篱萦架盛开的牵牛花而驻足,会在雨天任思绪随雨点倾泻而下却不打伞。
但我从不知,也许我的肆意是别人的失意。
刚和前男友分手的那段时间里,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觉得有点遗憾,不能把我眼前的一切和他一起分享。我多想告诉他,华山的长空栈道有多刺激,鼓浪屿的夜晚有多浪漫;大雪覆盖的羊草山有多寂静,长江穿过的重庆有多惬意。
人,终究是社会动物,我们需要分享,需要回应。且恰恰是这社会性,使一切更奇妙。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个人的经历和视角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用自己的双足去踏每一寸土地,也不可能用自己的双眼去看每一处风景,更不可能用自己的大脑去学遍所有的知识。
所以,每个人都是我们的一笔财富,是我们通往更高的阶梯。
他们处事的幽默、睿智,他们视角下的社会问题,他们笔杆子下的深度思考,他们镜头下的广袤世界。通过他们,我们的生命宽度,何止多了一倍两倍呢!
关于认知
那么,对于别人的分享,我们可以怎么看待或者吸收呢?
我把被分享者分为四类。
第一类:对比型。我在这辛辛苦苦上班,那谁谁谁又去旅行了。旅行就旅行呗,发个朋友圈得瑟得瑟就行了,还把照片发群里?!这不故意气我们的嘛!
第二类:事不关己型。打开群一看,哟,一堆照片,谁又去哪玩了?看了其中两张,感叹一句“嗯,挺好”。删。
第三类:欣赏型。哇,这是去哪了,好美啊。上着班还看到了欧洲风情,不错不错!有空我也去转转。
第四类:学习型。呀,我还没去过这,这是哪?然后开始问攻略,列入travel list;或者,诶,这个地方我去过,我当时摆的什么什么姿势,嗯,没你这个姿势好看,新摆拍造型get;再者,咦,我去过这个地方,也从同样的角度拍过照片,怎么没你的照片好看,你用的什么相机,什么镜头,什么照片处理器,然后,一系列东西到手。
从这个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事情是同一件事情,但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认知方式千差万别。
认知方式是个体在长期的认知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趋于稳定的心理倾向,表现为我们对一定信息的加工方式的偏爱。但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这种偏爱。
认知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可能会让我们成为乐天派,也可能会让我们无事秋风悲画扇。
改变认知
那么,我们怎么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向并加以改善呢?
首先,从情绪中抽离。看待一件事时,先不要掺杂过多的自我关注、链接和对比。要明白,别人只是在做别人的事,并不是为你而做。我想,每一个分享者没有那么多的闲心去故意让我们羡慕,况且,让你羡慕对人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其次,客观看待、分析事情。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更别说什么预兆,但我们往往喜欢赋予一些特殊的含义。比如倒车蹭到别人的车,有的人就开始嘀咕了: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老是做蠢事。进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运气,自己的人生。而另外一些人是怎么处理的呢?嗯,昨晚没睡好,以致不够清醒,以后要早睡,若没睡好,就不开车上班了。前者把一切归为运气,而不分析这件事的真正原因,那事情有可能再次发生,一系列这样的事情发生后,他肯定会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倒霉的一生。而后者,可能以后极少甚至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了。
再次,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学会包容和欣赏。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因为你没有经历他的人生。在电影《搜索》中,售票员和老人一起嘲讽不愿让座的女人,她年轻漂亮,打扮靓丽,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女人得了绝症。很多事情不是表面那么浅显,就像高圆圆饰演的那个女人,我们第一眼看到,会不会也像售票员和老人那样反应?我们为什么不试着从年轻女人那想想,也许她没休息好、太累了,或者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然后试着上前问一句:姑娘,是不是哪不舒服?假设她真的只是觉得让不让座是我的权利,我们又凭什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她呢?
最后,不断学习、改进。照着前面三个方法去尝试,刻意练习,即使一次,你就会发现大不同。对比一下,你就会开始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认知偏向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而改变后的认知方式是怎样,又会带来什么截然不同的效果。不断向自己反馈,你会越来越有更深刻地认识,更积极的认知偏向。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什么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愿这种学习型的人生态度指引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