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一点思考

早上在地铁上,跟姐姐讨论了最近小外甥遇到的学习问题。作为父母,他们很焦虑,作为孩子,他们很苦、很累,每天十一二点,周末也很难休息。在这样一种焦灼的情况下,教育于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读了好大学,自然就有幸福的生活,是这样嘛?

其实我们从小都在做最优选择(贪心法则),上好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但工作多年,开始遇到中年危机时,才意识到过去接受的教育方式可能有问题。

这其中我们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学习的兴趣。即使再有兴趣,也可能被种方式磨灭。学习应该是终生从事的,而非从3岁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24岁),就这二十多年时间。假设我们能活到100岁,未来还有78年,我们该如何度过?看看身边的牛人,他们都是终生学习者,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学习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能自己走出来,而非仅仅为了考一个好成绩。

之前和家人讨论过教育问题,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

1.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而非一定在学校里表现最好。姐姐在说:“环境所致,大家都在卷,没有办法”。我说:“做自己”,她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的,我也这么觉得,跑马拉松时我深有体会,在躁动的氛围之中,不管是老手还是不怎么跑步的人,都会不自觉的加快脚步,许多人都因为没有控制好节奏,在10公里、15公里就跑不去了,20公里后差距会越来越明显。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要保持自己的节奏,才能走的更远,做自己很难,但这不也正是教育意义所在吗。

2.正确的价值观和思考的能力,有没有普世价值?当然有,例如尊老爱幼、平等自由、诚信......前几天看一本书讲到中国人讲关系,西方人讲契约。关于湖北人有话叫:“天上的九头鸟,地上的湖北佬”,讲的是湖北人做生意太精了,很大一部分指的就是没有契约精神,经常用行业潜规则办事。做为湖北人,我抵制这种地域黑,但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独立思考是我们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我们看到的短视频一般只有十几秒,它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我们会误以为学到了许多知识。然而,背后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信息,特别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时,我们很容易被带节奏。当我们在听到好的一面时,必然要想到会有另外一面,但往往我们会被好的一面所蒙蔽。《芒格之道》中芒格说过一句话:“换个角度说,清楚地认识到困难,总比觉得简单要好。认清困难,更有可能实现目标”。独立思考,能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

昨天晚上看《中国近代史》,书中提到李鸿章在很早的时候就给恭亲王和文祥写信,提到了三点:一是要学习外国的军事;二是日本变法后取得的成绩,应该向其学习;三是培养人才。在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认知超越了许多人,这些认知从何而来?我相信肯定不是从学校学来的。

公众号:小胖子成长i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育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随着甜甜的长大,这个话题会伴随我们非常长的时间,有可能是一生。 我只选取这两天看的一些资料...
    智造美丽阅读 988评论 0 0
  • 法国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在《我们能否共同生存》一书中发出了“学校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的拷问。作为一名教育...
    晓龙在线阅读 2,905评论 0 0
  • 人到中年,经历的事情多了后,对于同样一个概念会有跟之前不一样的认知,比如近期我对什么是教育也有新的认知与理...
    金虎启程007阅读 1,495评论 0 1
  • 群体会出现褊狭和盲从。 人类祖始中的群体出现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延续方式就是教育。但教育无法改变个人的本性。 教育只...
    空山思阅读 1,612评论 0 2
  • 今天看了三篇文章,关于教育,都只看过一遍,凭印象而写。 第一篇是tinyfool最新一篇公众号 以弹钢琴的送餐员切...
    珊瑚赫阅读 1,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