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继“佛系青年”、“社会人”等幽默热词之后,“隐形贫困人口”开始在网络上走红。
这一群体的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上并不富裕。
人民日报将这群人做了这样的画像:
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
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
100块钱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
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
虽然朋友圈光鲜,外表看起来精致无比,但这群人口袋空空如也,吃土是常态。
之前和一个朋友去东京旅行的时候,发现她特别爱去银座买包。
不停地拉着我穿梭在各大名牌店里,毫不眨眼地刷卡,出手之阔绰,让我有点吃惊。
包上最好有个大大的logo,颜色要足够亮丽,能一眼看出来品牌的最好。
朋友说我活得很粗糙,不够精致。
我有点咋舌,同是工薪阶层,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差距这么大。
后来才知道,朋友光鲜亮丽的生活,基本靠信用卡和花呗来支撑。
看到好的东西,先买了再说,钱不够,信用卡来凑,慢慢还就是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女生都被“要求”好好爱自己。
必须用精致的、闪着光的昂贵精品来证明自己的不平凡。
买一两件奢侈品,是品味的必要彰显;
每场不落的电影,是社交的有效谈资;
与小姐妹一同订健身餐,是生活态度的重要表达。
那些看起来肉疼的消费,正慢慢成为努力生活的勋章。
02
想起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
一个女人,因为她的虚荣,向朋友借了一条钻石项链参加舞会去了。
在项链的照耀下,她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
不幸的是,项链丢失了。
虚荣的女人为了赔偿这条项链,付出了十年的艰辛。
然而,十年后,她终于从项链的主人那里知道,所谓的钻石项链是假的。
为了支撑虚荣,付出了十年的代价。
现代社会很多人也是如此,不合理评估自己的消费能力,盲目跟风去维持精致的假象。
透支未来,也是付出了自由的代价。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经常能在社交网络上看到,无数的女孩晒出所谓的“精致生活”,无一不是香车美酒,化妆品鞋包。
曾经问过身边的几个朋友: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精致?
有个朋友说她的奶奶,就是个非常精致的人。
朋友的奶奶生活在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但是她每天都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睡觉前也会把干净的裤子或者裙子沿着裤缝线叠好,压在枕头下面。
这样第二天早上起来穿,裤缝线分明,而且没有其他褶皱。
朋友说她奶奶虽然穿着很朴素,没有什么好看的首饰,可是每天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很体面。
其实真正的精致不是看上去富裕,而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高要求。
03
上海的名媛郑念她完美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精致。
郑念因为长期留学供职国外,被举报说有重大间谍嫌疑。
因而在没有任何审判的情况下,在看守所饱受6年多折磨。
看守人员发现,这个过着腐朽资产阶级生活的老太婆,依旧把狱中生活过成了“资产阶级”味道。
她借来扫帚,把监牢打扫得干干净净。
还给存水用的脸盆做盖子防尘,甚至还编了一套运动操,让自己保持清醒。
每当看守员嘟囔着嫌麻烦时,她就振振有词地背出语录:“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可耻。”让看守员无言以对。
有段时间,她的手被长时间反铐在背后,导致手部残疾。
即使这样,她也坚持每次上完厕所都拉上西裤的拉链,只因为敞开裤链“太失体面了”。
她把狼狈不堪的狱中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郑念的精致是时时刻刻的自律,是竭力保持的体面,这才是好好地对待自己。
内心与外表不冲突,皮囊跟灵魂要契合,整个人才有气质。
04
而是从内心真正确认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严要求、不将就的生活态度。
这是一种对于琐碎生活有仪式感的小心情,一种在狼狈环境下保持体面的精神。
这样的精致,才是对生活最好的热爱。
微信公众号:左右先生,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我们一起分享思想,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