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也就是2016年夏季,我们一行数人在山西大同出差。因任务繁重、周期较长,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仅周日休息一天。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休息这天,我们一般不外出;即便外出,一律使用地方交通工具,无论吃住行,全都自我保障。没了公务接待的繁文缛节,一切都变得清爽起来,想去哪去哪,想吃啥吃啥,花自个的钱,就是痛快!
那天早上,我们一行人到外面吃早餐。正宗的大同刀削面,配上非常经典的卤炸豆腐、卤鸡蛋、爬肉条、肉丸子、五香豆腐干等,面条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配菜色香味形俱全,真正的吃嘛嘛香,个别兄弟伙甚至连条汤都喝了个底儿朝天,足见这款大同特色美食有多地道。
难得有机会无拘无束地亲近大自然,我们把仅有的一天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北岳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大家合计好了,就算是走马观花,也要把大同周边的几个著名景点走到看到。
第一站,首先恒山。在此之前,五岳当中我只爬过华山,其雄伟险峻深深地震撼了我,亦让我对未曾涉足的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产生无限联想,以为一个比一个伟岸壮观。
带着如此美好的期盼,我开始了自己的首次恒山之行。不料现实很残酷,毫不客气地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无论是山的气势还文化积淀,位于山西浑源县境内、号称“北岳”的恒山都显得名不符实。怎么形容我的直观感受呢?不高不险、不秀不奇,当然还有与其景观极为匹配的不言不语、不温不火。
说真的,第一眼看到恒山,确实大失所望。不伟岸倒也罢了,历史人文景观不多也不是事儿,没想到景区管理也那么粗疏!那个极其简陋的停车场,那条极不规整的进山道路,还有那些东倒西歪的垃圾桶,以及稀稀拉拉、死气沉沉的游客,无不让人产生“走错地方”的幻觉,心中的疑问也一个接着一个往外冒泡:这真是五岳之一?确定是北岳恒山?谁敢保证这不是一个山寨景点?
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游客不多,不那么拥挤;至少不那么难爬,几乎没费多大功夫就爬到了没有像样标志建筑的山顶;至少山谷里很凉爽,即便是酷暑时节,行走在谷间小道上依然凉爽,根本不用担心汗流浃背。
当然,这些都无法消除我的失望情绪。实际上,不止我一人倍感失望,一问同行的伙伴,感受大同小异,除了失望还是失望。有个伙伴感慨:“这北岳恒山也太不靠谱了,山不高林不密的,哪有半点五岳的气势啊?”另一名伙伴随之附和:“五岳里本来就数北岳名气最低,是我们的期望值偏高了。说实话,不来山西大同,我还真不知道这北岳恒山坐落何方。”
后经了解,才知道北岳恒山不为人知的深层次原因。那是一桩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公案,一个让山西、河北两省至今仍在争论不休的话题。
其实,就其地理位置而言,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恒山(又名玄武山)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在中国古代,这可是个战略要地,以此山为界,以北是游牧民族,以南是中原汉族,有了它,才得以抵挡游牧民族的入侵,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熟悉人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今中外,军事是军事,政治是政治,并且军事服从服务于政治。山西境内的玄武山之所以成为“北岳”,实际上就是一个历史误会,或者说是政治斗争或中庸妥协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北岳恒山与山西浑源的玄武山并无半毛钱关系,而是专指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境内的大茂山。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大茂山成为北宋和辽国争夺的战略要地,几经战争破坏,这里的一系列人文景观毁坏殆尽。到宋朝时,此山的标志性建筑岳祠受到严重破坏,使得大茂山作为北岳的认同感大打折扣。进入到明朝中后期,山西文人和官吏开始主张“北岳恒山是山西境内的玄武山”的观点,万历皇帝在位时,山西巡抚奏请朝廷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因分歧较大,万历皇帝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改封山西省浑源县的玄岳山为北岳并称恒山,同时朝廷的秩典祭祀仍确定在河北省曲阳县的大茂山。也就说,明朝一度存在两个北岳恒山的概念。
谁才是正宗的北岳恒山?这一历史公案久拖不决,直到清朝顺治皇帝即位后,才正式决定将直隶曲阳县之北岳祭祀礼移至山西浑源州,为自明朝以来的两个北岳恒山的争议划上了句号。从此,不仅北岳确定为山西浑源县的玄武山,而且朝廷也不再在曲阳县大茂山组织祭祀仪式。
这桩历史公案,最终以山西浑源胜出而结案。但河北曲阳并不卖账,至今仍然坚称大茂山为“古北岳恒山”,并修起高大牌坊、立起醒目标志广而告之,毫不掩饰那份委屈和不服……
2021年8月29日晚草于天津河东,9月1日晨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