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的晨起阅读——蒋勋《孤独六讲》。最后一章,伦理孤独。这一章讲父母与子女,平时半小时能看完一章的我,这一章读了一个段落就得停下来,衍生诸多感慨。
谈到蒋勋先生自己的小说《因为孤独的缘故》这篇小说,他试图书写在整个社会伦理的转换阶段人对自我定位的重新调整。他这样写道——
「小说用第一人称“我”,写一个四十六七岁左右的更年期后期的女性,她的身体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当时有点想到我的母亲,她在四十五岁之后有许多奇怪的现象,当时我约莫二十出头,没有听过什么更年期,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只是觉得怎么妈妈的身体常常不好,一下这边痛,一下那边不舒服。那时候几个兄弟姊妹都大了,离家就业求学,最小的弟弟也读大学住宿舍,常常一接到妈妈电话,就赶回家带她去看病,持续了一年多。有一天医生偷偷跟我说:“你要注意,你的母亲可能是更年期,她并没有什么病,只是会一直说身体不舒服。”」
突然,我也想到了妈妈。家里排行我最小,等我到外地上了大学,家里就只剩下爸妈两个人,孩子长大离家,那种一下子失去的感觉,像是第二次割断了脐带,我不知道有多痛。后来等我假期回家,妈妈开始常常跟我说她身体哪里不舒服,起先我还能表示关心,听她讲到底是怎么不舒服,叫她去看看医生多注意饮食,日子渐长,妈妈仍然抱怨同一个病因延伸出来的诸多问题,我也就失了耐心,只会回复一句“嗯”,有时甚至不说。我忘记了,妈妈有更年期。
妈妈的一生都在为家庭奉献,变成了惯性,即使孩子各有一片天地了,她一下子也停不下来,因为从来没有人鼓励她去发展自我的兴趣。每次妈妈跟爸爸吵架,都会说:“从我20几岁嫁过来,就为这个家...”那是很沉重的一段开头。每次当我听到这句话,对眼前这个女人的一些抱怨,也就化为了悲悯。我会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都被捆绑在家庭伦理中,是很可悲的。况且,这个家庭并不能让她得到真正的归属感,因为我曾经问过妈妈,如果她退休了,想要做什么?她说,想去佛庙。她的未来里没有家庭。也许我该替她开心,她懂得了出走。但我知道,她走不出去,因为她还没到悟。人,要不完全混沌,要不完全开悟,挤在中间,想而不得,才是最痛苦的。
就像蒋勋先生《因为孤独的缘故》小说里的妇人,面对婚姻的寂寞,有一天她想出走了,走到巷口,就遇到眼镜行的老板,她和丈夫前几天去配眼镜,还在店里吵起来。眼镜行老板对她说:“回家吗?再见哦。”妇人就一步一步走回家去了。她发现她过去所遵守的伦理是被一个巷子里的人认可的,她要走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她根本不是一个“个人”。
「一个中年的妇人,在一个地区住一段时间,她不再是她自己,她同时也是某某人的太太,当她走在路上遇到人时,别人问候的不只是她,也会问起她的先生。她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收入,也不敢去找旅馆,她唯一拥有的是一把钥匙,家里的钥匙。」
对一个习惯伦理规范的人,伦理孤独是一件很可怕、让人不知所措的事,就像在茫茫大海之上。所以对这个中年妇人而言,她最伟大的出走,就是走到巷口,又回头了。这次出走,除了她自己,没有人知道。
我想起了爸爸曾经隐晦跟我表达过,他烦透了这段婚姻的荒诞,我想,他连夫妻财产如何分割都已经仔细算过。可是他不会离,因为在那样一个宗族血缘亲近而流言也容易传开的小乡村,那时会有太多外界的闲言碎语,而他是一个爱面子的人。我猜,还有为了孩子吧。我分不清,这里面有没有对妈妈的爱护,他讲过,如果离婚,妈妈得到的财产将很少,那时会生活艰难。
人,磨磨蹭蹭也就过了一生。这样的婚姻,我也看不到好转的希望,惟望等孩子有能力赚钱,他们也没有了抚养上一辈的压力,到时候带他们暂时逃离小乡村,去外面看看,借机增加彼此感情,感受一下家庭的一起。等再回到小乡村,他们再继续自顾自,甚至偶尔分居,我也是赞成的,因为要给他们伦理出走的机会。
只是我,也因此怕了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