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这个字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有四种,1,表示感激(叠词)谢谢你;2.道歉或认错:谢罪;3.辞去,拒绝:谢客;4.凋落,衰退;花谢了,新陈代谢。两个“谢”字就组成了“谢谢”,我从百度上搜了一下,”谢谢这个叠词,指表示对接收别人给予的或提供的恩惠说些感激的话。综合这些解释来看,什么时候要说“谢谢”这个词,这里强调了两点:1是接收别人的给予;2是对别人提供帮助和恩惠时,要说谢谢。
我先说第一点接收别人的给予,愚人认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最多,给予的最多。如父母为我们做了可口的饭菜,这是不是给予?父母为我们准备了裘葛之遗,这是不是给予?父母用了一辈子的血汗钱为我们买房买车,甘愿做房奴车奴,甚至是帮我们带孩子的孩奴,这是不是给予?
那么,当我们吃那香喷喷的饭菜时,有没有对父母说声谢谢?当我们安心学习,不用担心挨饿受冻的时候,有没有对父母说声谢谢?当我们心安理得的开着车子,住着宽敞的房子,有没有对父母说声谢谢?
当然,父母给予我们的如空中的繁星,数无可数。给予不仅仅来自于父母,还来自于更多的人,如为我们幸福和平生活的战士;
身边每一位爱我们的亲人;教给我们知识的授业恩师;为我们捡起掉在地上东西的陌生人……我们是不是都说过一句“谢谢”?
有人或许会说,这哪叫帮助?
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父母的责任就是将儿女抚养成人,这是天经地义的;至于陌生人,笑不笑,帮不帮,那是他的事情,也没人拿着刀强迫,与我何干?干嘛要谢谢?
如此说来,第二点不得不说了:对你的帮助和恩惠时,你真的说到和做到谢谢了吗?答案多数人是肯定的。
可是,也有不少人不仅不谢,反而与你反目成仇,兵刃相见,血溅五步。你看到这里或许会跟我急,世上哪有这种人?真的有,你不要不相信。
打个比方,你最好的朋友遇到难处,向你借钱时,你大手一挥,慷慨解囊,这叫不叫帮助?
可是,有的人钱借后,屁股一调就不认账。你就等着开始陪着笑脸说好话吧,好话说尽了,腿也跑细了,也不见得就给你。你再要,把微信删了,qq拉黑,电话号码换了,所有通讯全部消失,跟你玩捉迷藏。躲债是小菜一碟,要急了,棍棒相见有没有?用时下的一句话叫,借钱时是大爷,要钱时是孙子。
这种人多不多,现在,满大街的讨债公司,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了吧!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一条消息,一位社会爱心人士,十几年如一日的捐助了几个贫困学子,直至他们上了大学。按理说,这些孩子不应该说声谢谢吗?如果没有好心人的资助,他们很可能上不了中学,不要说大学了。可是当那位好心人生病的时候,资助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来看他。逢年过节,没有一个学生发一条祝福短信,哪怕短短的一个叠词“谢谢”都没有。
他很伤心说,为什么这些学生连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连一句谢谢都不会说?
尽管这只是个别事例,但是也能说明真心的一句谢谢,在生活中多么难得。
为什么会这样?我思虑多日,很多人把给予和帮助当作一种理所当然,然后就心安理得的肆意挥霍,毫不愧疚的去享受!一旦理所当然的索取得不到满足时,有些人的灵魂就会扭曲。
因此,把“香九龄,能温习;融四岁,能让梨!”的这些感恩图报的故事,多给孩子们讲讲。给孩子做好学习的榜样,当服务员为你端上热腾腾的美味佳肴时,请说声谢谢;当有人为你遮住风雨时,请说声谢谢;当有人为你热心指路时,请说声谢谢;当同学为你指点迷津时,请说声谢谢;当有人为你倒来一杯热茶时,请说声谢谢……
因为谢谢这简短却温馨的话语,能给人温暖;因为一句谢谢,能建造一座友谊的桥梁;因为一句谢谢,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因此,常怀感恩之诚,常说感谢之言,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要让“谢谢”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