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六早上,爸妈来到家里,于是,三个人,一张一米二的小床,三十几平的出租屋,走廊的地上都是包裹,老爸一进门就把鞋放在了我放包的地方,一屁股坐折了我的脚蹬;老妈搞乱了我所有的抹布,擦锅的,擦灶台的,傻傻分不清楚,还强行拉着我,收拾起所有柜子里的东西。不仅如此,他们还批评我的家具布置有问题,擅自帮我调了位,直到最后,我连厕纸都不知道被放在了哪。
当天晚上,我和老妈挤在一张小床上,听着老爸打着花式呼噜,听着老妈轻轻的鼾声,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就这样熬到了一点,也许是两点。周日五点半的时候,闹铃响了,被迫起床,因为提前预定好了一日游。晚上,我浑身疲惫地躺在床上,想着假期就这么慌里慌张地过去了,想着想着没了意识。等我再恢复意识的时候,是我突然惊醒,“shit,活还没干完。”
0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似乎已经不太能适应家庭生活了,不只是和父母,包括和室友也一样。这可能是源于,我真的太久太久,没有在家里好好待上一段了。
有多久了呢?掰着指头算下来,七八年了吧。28天养成一个习惯,这七八年,我养成了好几十个,当然这几十个都是一个名字,那就是“一个人。”
从大学开始几乎就是一个人,只身离家在外,一个并不喜欢的地方,并不喜欢的学校,并没兴趣的专业,身边是一群并没有共同爱好的室友。她们聊的我不感兴趣,我说的,她们也不爱听,久而久之,我开始疲于进行这种双方都不愉快的交流,相反总是一个人搞自己的“小动作。”一个人看点书,一个人写写日记,一个人听听音乐……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学会了,如何让一个人的生活,过得不那么“单调。”
这种不单调在后期时,演变成了一种“疯狂”,屡次带给我巨大的焦虑。我总是想要很多东西,想学很多东西,想无限度地填充自己的生活,直到最后满满当当,却少了一些喘息的机会。我几度疲惫不堪,又难以放下。
就在爸妈来的时候,我每天的计划安排,至少有5件事。(我没细数,我觉得头疼)而这些事,无一例外,都是需要安静的空间,独自一人时去进行和完成的,在那个小小的出租屋被挤满的情况下,我根本做不到。
所以那两天,父母的突然到来,一方面让我欣喜而感动,另一方面也令我更加焦虑和疲惫。
03/
不过这种焦虑并没有持续很久。毕竟为人父母,是子女的解药。
周一那天,我照例上班,把父母留在了家里。晚上的时候,他俩突然出现在单位门口,来接我下班,看见他们身影的那一瞬间,有一种久违了的感动。突然矫情着就像自己回到了小时候,父母接送着上学,在学校被同学抢了半块橡皮,都会闹情绪地回家喊妈妈。
有父母在的那几天里,我几乎每天都过着这种幸福的生活,回归到了家庭中最简单的状态,三个人胳膊挎着胳膊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再也不需要定外卖或者煮面条糊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每顿精心美好的晚餐;再也不需要疲于应对各种家务,看着自己乱糟糟的东西和没完成的任务头疼而犯拖延症,每天一开门,就都是干净整洁温馨的家。
在这种简单的幸福里,我逐渐忘记了我那些“非做不可”的东西,安心地享受着父母陪伴的时光,唠唠嗑、谈谈心、散散步,有时我会看看书,爸妈在一边看电视。我突然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作为一个孩子的轻松感。
这种感受也许真的被忽略得太久了,每一个处于成长焦虑中的年轻人,我们总是忘了,去享受和回望那种简单的幸福。
04/
父母与孩子之间,永远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记得老妈曾经和我说过,“这给自己闺女花钱,多少钱都愿意花,给自己妈花的时候,都得寻思寻思。”当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她是在这样对待我,而又不希望我那样对待她。可她知道,儿女对于父母,永远不可能有和他们同等的牵挂。
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可是我们却总是不经意地忽略他们,尤其是独居或者结婚以后,甚至责怪他们突然的打扰,或者干涉我们的生活。
不记得多久没有认真去陪一陪父母了,虽然每个假期仍会回家,但在两居室的房子里,我仍有自由去忙那些所谓“有用”的东西,也时常因为朋友聚会焦头烂额。而忽略了,其实爸妈也想让我陪一陪他们。其实从每一次分别开始,他们就在期待着与儿女之间的重逢。只是我却没有好好地珍惜这种重逢。
妈总是说,去当个老师吧,就有寒暑假了。我现在才懂她要表达的意思。
那天送走妈的时候,在车站看着她上车,我突然忍不住哭了出来。我突然想回家了,真真正正地回到他们身边,陪着他们一天天的老去。也突然明白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非做不可的,如果有,那便是享受和维系这份,唯一的,无可替代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