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鸡蛋理论
案例:在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里有这么一个案例:上世纪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发现,他们的蛋糕粉一直卖不好。研发人员对配方不停改进,用户就是不买帐。这问题难倒了食品公司。
最终,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发现,蛋糕粉的滞销,真正原因是,这种预制蛋糕粉的配方配得太齐了,家庭主妇们损失了“亲手做的”那种感觉。
于是欧内斯特提出: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这个想法被称作“鸡蛋理论”。虽然这为烘培增加了难度,但家庭主妇们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蛋糕,才算是我“亲手做的”嘛。蛋糕粉的销量获得了快速增长。
鸡蛋理论:我对某一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它的价值。你看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一方付出的很多,那么就很难再离开另一方, 因为付出的越多,对方的价值就在自己的心中越高,就越难离开对方。再比如同样的菜我们总感觉自己做的比别人好吃。
运用:我们应该如何运用鸡蛋理论呢?
1、增加对方参与感
孩子总是不爱吃蔬菜这么办?你把蔬菜交给孩子自己挑选和清洗,然后家长再自己烧这些蔬菜,孩子就会喜欢上吃他自己处理过的蔬菜。
2、让对方付出劳动
比如李笑来老师为什么鼓励你对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每一期都留言呢?除了为了锻炼你的写作能力之外,我相信还有一个原因是当你在他的栏目里写了越来越多的留言的时候,你就会事实上越来越重视他的专栏和他的作品。
鸡蛋理论本质上就是对某样事物付出越多,就越依恋这样事物。
提问:你对“鸡蛋理论”有什么自己的感悟呢?欢迎你和我分享你的故事。
总结:
鸡蛋理论就是我们对某一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它的价值。
运用方法有:
1、增加对方参与感
2、让对方付出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