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似乎都在灌输一种思想:努力=成功。至少,努力=90%成功。至于剩下的那10%的成功概率去哪了,老师从来不讲。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那些听话的,希望成功而又平庸,没有天赋的学生心中。以至于这些学生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都把努力看做百宝箱,他们认为,只要努力,他们可以出人头地,甚至可以改变世界。
醒醒吧,那些把努力看做无敌的人们,你们或许是刚刚接受这样思想的学生,或许是已经接纳这种思想的学长,亦或是已经经历了社会的毒打,而又不敢接受事实的成年人。在此,鄙人就把努力这点儿事儿掰扯清楚,让你们受努力=无敌思想的人们,早点认清现实。
先来反驳几个努力=无敌的例子吧。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是不是小时候就听过。有没有人跟着他学习?我告诉你,肯定有。你,或者你曾经的同学,有没有拿圆规扎自己胳膊,不让自己上课犯困的?有没有半夜喝咖啡通宵熬夜的?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头悬梁锥刺股吗?不都是在自虐吗?头悬梁锥刺股典故的主人公成功了,名垂千古了,而你们呢?或许,你们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或许,你们依然平庸,考了一所平常的大学,但是,却留下了自虐的苦果,身体上,精神上,双重打击。
我记得我在上高三时,我们班主任给我们分享了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在当时挺火,大家有人可能会读过。文章的大体意思就是说,一个女生,用现在的词语形容就是渣女,从小学到高二,渣了十几年了,然后不知怎么的,突然一下爆发了,高三一年,不要命的学,最后,考上了北大。文章用大量的语言描述了她怎么刻苦,怎么努力,怎么不要命,最后,经过一年的努力,考上了北大。当然,我们班主任也通过这篇文章,给我们打鸡血。但是,聪明的你们,用脑子想想,她是靠努力,考上的北大吗?多少人,从小苦读,都考不上北大,又有多少人,高考完后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不努力吗?不努力,会因为高考失利跳楼吗?恰恰是他们把努力,当成了无敌,当努力过后,发现自己并没有无敌,难以接受,才选择的轻生。再回到文章中所说的这个渣女变成北大女的女主角,高三一年,她是在努力,但是,考上北大,绝不是她努力的功劳。那是什么,是天赋,是智商,对,与生俱来的那些东西。拼命一年,考上北大,我说这是天赋和智商,没人反对吧。也许有人会问,她不努力,不拼命一年,能考上北大?当然不能。注意,我这里反驳的是努力=无敌的话题,并不是无敌,不需要努力。
当然,家长也好,老师也罢,他们的初衷是好的,因为成长的道路上,确实需要努力和付出,而由于惰性,我们又容易偷懒。所以就有了这些提醒我们努力的教导,慢慢的,这种努力的教导愈演愈烈,形成了许多的鸡汤文,到最后,发展到了变态的地步,直接教导孩子,努力=无敌。当年幼无知的孩子一旦接受了这种思想,就会把努力当成了万能,当他们通过努力,发现自己没有成功时,很可能无法面对,选择极端。这,就是我批判推崇努力的原因。
那我们就不努力了吗?我们该怎么对待努力呢?这将是另一个话题,我们下文,再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