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刚过,初夏来临,周末清晨,闷热难当,天欲雨,与友八人驱车至彭家沟,沿山路西行,探寻“和静砦”。
市区出发,一路向南缓行,绿树青山,渐入眼帘,置身山中,顿觉风凉水快,空气清新。猛吸一口,山泉水一般,清甜甘洌,神清气爽。
至彭家沟8号院,安排好午饭,小主人变身小导游坐上我们的车,带我们去胡家寨。山路蜿蜒盘旋,时而如临绝壁,俯瞰群山连绵,时而坡陡如垂,仰望天际。至胡家寨豁然开朗,新修的砦门高大巍峨,古色古香,上面用隶书写着“和静砦”三个大字,古朴典雅。砦门口一片空地,视野宽阔,与鸡公山遥遥相望,隐约可以看见鸡公山上的建筑。
碑文介绍,“和静砦”,始建于明代,兴于清末,距今逾400多年。据和静砦古碑序上记载:咸丰八年(1861年),太平军流窜到武胜关南边,附近的百姓为了躲避战火而流离失所,捻军流窜到信阳北边焚烧抢掠,百姓无处为家。本村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陈柏春,发动村里见义必为的柴姓和张姓的几个人,把寨子修起来。他们不惜钱财,捐财捐物,各尽其才,各司所长,齐心协力,修建砦子。砦子修成后,高大坚固,砦内草木葱茏,清溪横流,水潭密布,环境优美,遂取名“和静砦”,大意就是“和衷共济,静而能安”的意思。
后来,战乱频繁,风雨侵蚀,砦墙倒塌又修缮,连续几十年。解放前被胡姓土匪占据多年,周边群众遂改称胡家寨。
沿台阶上砦墙,极目远眺,群山环抱,山间房屋星罗棋布,点缀其中。据说,砦墙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老砦墙遗址依然清晰可见,沿着老砦墙重新修缮,一条用碎石铺成的新砦墙,顺着山边,延伸到对面的山头。站在砦墙上可以看到砦内新修的仿古楼隐没在树林里。
顺着台阶往里走,路两边树莓成片,鲜红果实点缀在绿叶之间,摘一颗放到嘴里,清香四溢,酸甜可口,我们一边走一边摘食,其乐融融。
至尽头,到砦子中心区域,几栋仿古楼围绕在四周,还有部分正在修建。过去插砦旗的石槽还在,旁边有做饭用的锅灶遗迹。
砦中心有一口池塘,水清幽,四周修建了廊桥,画一般。山顶上居然有这么大湖,不知道水从何而来,可能地下有泉眼吧,真是神奇。突然想到长白山天池,异曲同工。
砦内有座小寺庙,两进房子,残旧不堪,屋里依然有神佛塑像,墙上有石碑,刻有和静砦碑文,看落款为清代所立。院内荒草丛生,不见旧日香客和僧人。
湖南边有一小门,小导游说南门,保存完好,石门上的字依然清晰可辨。这样的门有四个,东西南北各一个,沿砦墙分布。看来在过去,这里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世外桃源。
按原来的地形,按明清的风格,打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民宿度假区,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群山环抱,地处山巅,树木葱茏,湖水清澈,真是个避暑养生的好地方。若干年,或许可以和鸡公山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