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写手,你是否注意到了短篇小说的变化?
作家刘照如说:以往的短篇小说重点写故事,现代的短篇小说侧重写人心。世界短篇小说的潮流,把“传奇”和“故事”拉向了“日常”和“琐碎”,让“日常”变得惊人,让“琐碎”产生震撼,这个巨变是从契诃夫、卡夫卡开始的,发展到二战后的欧美现代小说和拉美“文学爆炸”达到了极致。”
现在,我们知道接下来我们写小说的重点在哪里了,我们要把力量放在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上。不研究读者的写手不可能写出受人欢迎的作品,了解清楚读者群,是我们聚焦发力的前提和基础。
竞争和生存使人们困惑,我们甚至搞不懂自己了,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来到世上的使命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是我最希望的?读者希望在小说中找到答案。
时代节奏日益增速的今天,本该是哲学家回答的问题却交给了小说家,而且是交给了短篇小说家。
一个典型的女作家,门罗,她以写长篇的手法来写短篇,竟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打破了传统小说结构的天花板,但却在全世界拥有大量读者,包括中国。
人类具有共性,不论你活在哪里,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人性呈现的都一样,既不是英雄般忘我,也不会全然不顾他人,而是会迅速权衡,最后做出反应。好的作家,可以在很短的篇幅里,挖掘出人性的真实面,令读者产生共鸣,“哦,我也是这样的,但我从不敢说出来,看来,我骨子里有时是很卑劣的。”
短篇小说家对人类内心的探究,对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精心绘制,是以写人的行为来实现的。短篇小说发展到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那些伟大的、把人心写到极致的文章,均以写人的行为见长,人的行为又是受了心理活动的支配。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写作秘籍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