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支付宝推出的用户个性化年度账单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但这原本只是一场“全民自我秀”,却有较真人士发现其中的“授权漏洞”,质疑支付宝故意缩小字体不让用户留意授权内容。
3日深夜,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对此做出回应,称这个做法“肯定是错了”。据其解释,本来是希望让用户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了非常XX的方式,愚蠢至极”。
这是消费者熟悉的套路。作为一个用户数亿的平台级移动支付应用,个性化年度账单本来是人人乐见的服务。但是,个性化年度账单背后,隐含着缩小字体的各类授权“勾选”事项,这确实很难让一般人注意到。如果不是有较真的人,或许一场全民狂欢就变成了全民默认“勾选”授权的异化商业行为。
严格来说,“默认”这个定义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是民众知情权被间接剥夺的“默认”。虽然采取此类方式的平台会辩解说,还是需要用户来确认,才能获得授权。然而,事先已经勾选的授权选项,蓄意放小字体,淹没在用户人人开开心心刷屏的狂欢中,不能说不是支付宝有意为之的作法。也因此,支付宝最终承认这是“愚蠢至极”。
不过,不能说支付宝愚蠢至极,说实话它是精明至极。如果没有被揭发,数亿用户的权限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让渡给了支付宝。这不是用户的狂欢,而是支付宝商业收益的狂欢。
当然,这么做的不仅是支付宝。不久前,携程这曾经这么做,被舆论和消费者炮轰后宣布取消默认勾选收费服务事项。而类似的默认“勾选”服务,隐含在大大小小的服务性条款中。比如,许多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有一个默认勾选项,就是合同律师费由购房者支付。有意思的是,相关字体倒是没有缩小,但购房者明白,如果不“默认”,购房合同就无法完成,由不得购房者说不。
支付宝默认“勾选”事项,是希望拿到用户的更多消费数据,携程默认“勾选”事项,是为了向用户捆绑收费,开发商购房合同默认“勾选”事项,是把本应承担的律师费用转嫁给购房者。总之,商家各有各的算盘,默认“勾选”事项字体无论大小,都是在直接侵犯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