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他是当代小说家里我最喜欢的一位,他成名的《追随》三部曲,也就是《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这三本小说,每一本我都看过10遍以上。这三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隐藏在戏谑文字下的黑色幽默,以及这种黑色幽默所产生的哀伤氛围。我对这种文字风格很着迷。所以在他的新作《慈悲》成册之后,我立刻买来并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
可这本小说没有戏谑,没有《追随》里的青春爱情,有的只是作者冷静的讲述整整一个时代下各色小人物的命运。
我想起有一个周末,我刚从东北的一个山野小镇回到北京,看了场电影顺便找了家沙县小吃,七七八八吃了一顿。吃完坐着消食的时候,老板随口问隔壁桌的一个小伙子:“你每天晚饭就吃一碗青菜面?能吃饱吗?”我这才注意到这个小伙子,戴着眼镜,穿着并不整齐的西装,略显尴尬的一笑:“这个面不错,晚上吃量正好。”青菜面是5块钱一碗,是这个店里最便宜的主食。
从前我从不知道离开家之后,这个世界会变得凶顽还是平和。而如今可以明确的是,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取决于他们个人的经历和心态。
从南方跑到东北,我见识了零下30度的严寒,住在项目部租住的小平房里,厕所建在外面,去一趟要冒着风雪挨冻眉毛结冰,而我的南方朋友却可能发着朋友圈说,今天才15度,冷了。
曾经坐硬座22小时,觉得自己经历了某种磨难。可却也目睹了车厢里人最多时,只买到站票的旅客们只能躺在过道上,靠在垃圾桶边,蹲在吸烟处的角落里。
而我觉得没吃好饭时,可能和我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只能日复一日吃青菜面。
苦难和幸福都是相对而言的。
这件事让我脑子里一直存在的一个模糊想法突然清晰起来了。曾经我常觉得心中有种莫名的怨气,如今我知道那是什么了。
怨气因为我觉得自己在承受苦难。我觉得自己有善意,觉得自己理智,觉得自己有良心,觉得自己有慈悲。觉得自己所坚持的这一切,应该得到上天更好的回报。而所为并不总能得到好报,这就是我那一丝莫名的怨气来源。
这是个艰难的认知。我们承受的所谓苦难,所表达的慈悲,并不会总给我们带来好报。而这个认知之后,也许有人会改变,也许有人只是解开了心结。
这本《慈悲》让我有了某种释然的情绪。人真正的慈悲来源于很多东西,可偏偏不会源于“我想要好报”。书中师傅和水生的慈悲,并不因为他们没得到被帮助人的回报而有任何改变。苦难只是苦难,善意也只是善意,偏偏是不够清醒的我们赋予了它们太多的意义。
世界也许依旧凶顽,我们却也可以坚持自我,坦然前进。不负本心,不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