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七十七章 余者损之,不足补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1]之,下者举[2]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3],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4]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5],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6]贤。

注释

[1]抑:压低。

[2]举:抬高。

[3]天之道:天道,即自然法则。

[4]人之道:指人类社会法规。

[5]恃:凭借,倚仗。

[6]见:同现,表现。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就像张弓射箭吗?

弦高就压低一些,弦低就举高一些。

拉过了就放松一些,拉不足就扩张一些。

所以天道是减有余而补不足。

但人类社会则不同,总是减少不足来供奉有余。

谁能做到减有余以补不足呢?

唯有得道的圣人。

所以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其功,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

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天道是“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即以有余补不足。天道爱养万物,上天有好生之德,给万物以生存的机会。老子以张弓比喻此道理,说明圣人体察此道,所以能做到博爱天下,大公无私,而且为而不恃,功成不处。这个道理也是老子在本书中反复强调的。

2.大道至柔,所以如张弓射箭,或高或低,或紧或松,能做到弹性把握,也正因此,才赋予天地万物各有其性,各有其才,各有所用。聪明人就是善于利用此物理并能做到一通百通、灵活运用的。

3.低调不只是一种姿态和修养,更是一种智慧。真正有德之人,如香兰芷草,不必张扬,其芬芳自能吸引人;真正做好事的人,从不宣扬自我,而是生怕有人知道。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看来都是很自然的。

4.其实,对于做好事,比如疏财仗义等,不必抓住一个典型来宣传教育大家。越是这样,说明问题更多,效果更差。越把做好事当成好事,做好事的人也许越少。因为好坏善恶只在一念之间。让做好事成为一种正常行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典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道的制衡法则:损有余而补不足 2017-11-14 新国学新儒家 第七十七讲 天道的制衡法则:损有余而补不足 窦...
    暖阳_1332阅读 597评论 0 0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693评论 1 1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57评论 0 1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
    臻保财富阅读 992评论 0 0
  • 第一步 -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然后拿出一张白纸, 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
    先导阅读 2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