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诚然,家庭教育理应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然而,并非每个孩子都能那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班张伟同学,爸爸妈妈离婚,主要跟着奶奶爷爷生活,偶尔也和妈妈在一起。因此养成好多不良习惯。在家说谎话,不尊重爷爷奶奶。在学校不受纪律约束,任性。比如大家都认真写题,安静的教室他自己会突然大叫一声,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有时,我正讲解,同学们认真听时,他会随意的接你的话,且是和话题相反的负面影响的话,让人很无语。所以,平时课下,我经常跟他沟通,什么时候该说,怎样说,什么时间纪律意识强些。对人,无论老师,同学,还是家人,都要尊重。他有时也很懂事,通过沟通教育,一年来,进步很大。
这学期开始,调座位,由于他习惯不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和他坐一起。恰好他坐在最后的一个座位。他回家就给他奶奶说,老师不让他坐合适的位子,也不让同学和他做坐一起。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听他这样说,很生气,对老师也心生不满。于是给老师打电话,说:“让孩子坐中间吧,让他和其他孩子坐一起,否则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还说了许多教育理论的话,但言语间有许多不满。我跟家长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沟通,他才明白孩子说的不是事实,为达到他的目的,撒了谎。最后,我和家长商定:下午,我会和孩子沟通,根据情况,会让孩子和家长都满意的。
下午到校,我和班主任首先让他明白排座位方法,让他自己说自己喜欢的位子。然后又跟他沟通,告诉他:“老师排座位,要根据班级情况,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好好学习,有利于班级共同进步。”最后让他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座位。他愧疚的说:“老师,我给奶奶撒谎了,况且班级是集体,不是想坐那就坐那的。以后一定好好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说:“知错就改,就是进步,如果你能说到做到就更好了。老师期待你进步!”
回家后,他主动向奶奶说了事情的经过。接下来的日子,他真的变了。上课积极回答,自学时也安静了。课下还时不时的跑到面前表现一下。
看着他在老师面前,努力表现自己的进步,我明白了:教育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生命的航向,引领,激发,唤醒,陪伴,帮他们扬起生命的风帆,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要善待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帮助每一个脆弱的心灵。让阳光走进孩子的心灵。如此,学生是快乐的,教师是幸福的,教育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