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退休的同事郑姐昨天忍不住跟我打电话,说了二个多小时,气得要死要死的。
原来,元旦过后从我们教务调到他们培训处一个年轻的女老师。他们是对外培训,需要经常出去上课。
一次郑姐上的课给的课时少了,郑姐就去找领导说这个问题。这个小老师慢悠悠地说:“不就差那么几百块钱嘛,要站在学校的立场上为学校考虑啊,别光看着那几块钱。老党员了,给我们年轻人做点榜样啊。”
郑姐非常的生气,无论从年龄角度,从上下级关系,这个小老师都没有说话的份儿;第二,也是这个小老师,前一阵子因为差了几块钱,跟领导吵得不可开交。怎么这件事放到别人身上,她就是这样的态度呢?
郑姐之所以找我,因为我跟这个小老师以前是一个科室的,而且也产生过矛盾,也同样是因为钱和荣誉。
我很了解她的逻辑: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就要求别人要大度,要想开,她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点评;如果事情放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寸土不让,一毛不拔。
这种对内对外两套逻辑的人,怎么能不把郑姐这个来自西北的工作认真、为人直肠子的大姐气得够呛呢?
但是又能有什么用呢?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不要惩罚自己,我们也不是她的老师,不是她的父母,没有必要自主承担起教育她的职责。
其实很多时候遇到这样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非常扭曲的人,我都是一笑了之的。我没有办法一下子扭转别人的心目中的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尤其是那种利己主义的人,这种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错的永远是别人。我们又有什么必要纠缠不清,惹得自己生一肚子气。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烂人烂事,你可以去跟它纠缠,可纠缠的结果呢?只会让你越发的糟心,浪费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会从中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
所以,遇到烂人烂事,不妨大度一点,算了吧,别跟它一般见识。
比如在婆媳关系这件事上,不能说婆婆和媳妇天生就是仇人,但是因为生存环境、文化教育等等的不同,每个人站在不同的高度上、不同角度上说话办事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我们没有必要非让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必强求自己,非要接受别人的观点。很多时候我都跟自己说,算了吧。不到万不得已,我是绝对不会撕破脸去说什么的,但是我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是我的底线。
我到一些年纪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以前的那种好为人师的毛病,慢慢的就全部改掉了。我现在不好为人师,甚至很多时候该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不会发表。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说大话,静静的看着你表演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静静地看着你被啪啪的打脸。有时候想想这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没有人应该教你什么,没有人应该无条件的去为你做什么,包括给你讲道理。我的算了吧,只是把这个机会留给生活,留给别人,也许别人去教会你一些原则,一些做人的道理。但是不好意思,我没有这个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