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蝉鸣声声,室内家常依旧。
提笔书写过往,思绪混乱迷惘。
痛苦欢乐皆有,经验教训总在。
我欲凡事完满,遗憾却在心藏。
无畏前路漫漫,只管行在路上。
凡人皆会犯错。错误,有大有小。小错尚且可以原谅。大错能否轻易原谅呢?如果是自己犯了错,我们会选择原谅自己。如果是他人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能否以恕己之心恕人呢?
手机风波,我的思索
我们里有个学生很特别。他读书很多,他思维敏捷,他善于辩论,他也善于鹤立独行,他更善于与老师叫板。那么,在他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给我留下了许多的疑惑和思考。
还记得2019年新生报到的第一天。一个男生走进教室。他是第一个进班报道的学生。他没有拘谨的神情,也没有初到新校园的好奇。他与我打完招呼,就在我的旁边坐了下来。交了相关的手续,我问他饭卡的事时。他
拿出一张老师的就餐卡。我基本上明白了,他多半是教师子弟。但无论是谁,只要是班里的学生,我都必须一视同仁。
这个学生很聪明,他小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他在军训期间就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午休时间我去查女生寝室了。副班告诉我,这个学生中午因为午休时间扰乱宿舍纪律让校长逮个正着。他态度不好,我也没有过多的批评。毕竟,孩子刚从小学到初中就难免会犯错。只要他自己改正就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之间越来越熟悉了。学生和老师之间也更加熟络了。他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在宿舍纪律方面经常扣分。他们整个宿舍纪律也是经常被点名。为此我们单独谈话,宿舍在午休时间一起反思,写宿舍公约等等。但是,好景不长错误会频频出现。他们宿舍的家长有1,3,4,5床家长也很配合学校的工作。有个孩子家离学校比较近,后来他父亲选择了让孩子走读。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宿舍里反复扣分。不给班级量化扣分,让孩子把学习重视起来。但是,我们知道: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那么,改掉坏习惯也岂能是你谈谈心,开开会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的。
初二的上学期,疫情依然蔓延。我们从线上课回到线下可以说经历了太多的问题。回到学校教师和孩子们都无比的珍惜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那是我们的理想状态。每日测温打卡、错峰吃饭、填写疫情防控记录单都成了常态。记得当时应该是六月,我们也该第二次月考了。为了让英语掉线的学生全科发展。我对几个英语掉线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那天下午6:01我在班主任群打完卡,就赶紧叫了我们5名学生去小教室进行考前作文辅导。为了保证在给孩子们辅导过程中不被打断。我顺手就把手机放在了自己最后一排桌子上。安心的去给孩子们辅导了。因为他们每个人的问题不同,我逐一辅导完就让已经会了的同学先回教室。等我辅导完所有学生,我才发现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不翼而飞了。
疫情期间手机对于班主任而言是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工具。一时我也慌了神。赶紧在班里问了所有学生。我说:同学们,老师的手机丢了,就在一个小时之前,也就在咱们班里。我上次把手机顺手放到咱们同学的桌子上了。多亏你们帮我找到了。这次,我是记不起来了。如果你们捡到了放学前放我办公桌上吧。学生们面面相觑。
晚上查寝时,班里的学生非常关心我的手机情况。还有同学说:“老师,您报警吧!这个偷手机的人太没教养了。”
我说你们也帮老师找找,说不准明天就找到了。你们早点休息吧。回到宿舍,我的心绪很难平静下来。我对孩子们真诚友善,那五个学生也排除了一遍。不应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不是一部手机的问题,而是一个班级班风的问题。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呀!我此时就像是一个警察变得很机警。我在思考各种可能性,在收集各种线索。
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盘绕了一个晚上。如果是学生拿去玩游戏。那一定会在12:00以后开机。可是,我发了信息,打了电话无人接通。(手机是关机)
一个晚上无法安然入睡。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去了教室。我定的闹铃是六点。而且,手机会因为闹铃而自动开机。当我走到走廊时,熟悉的铃声清脆的铃声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不断响起。我心里甭提有多开心。我走进教室说着手机的声音找过去。它在72号柜子里,装在一个黑色的棉马甲里。我本可以把这个物证用我的旧手机拍下来。可是,我没有。
下课了,有学生走到我跟前关切的问:“老师,您手机找到了吗?”我笑着说“找到了,有同学捡到了还给我了。”但是,这个学生似乎并不相信。那天中午,放学后我因为批改作业。所以,没有立即去吃饭。这时,他也在教室没有离开。我就说大家都去吃饭了,你咋不去呢。他假装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我边问他:“假如是你的手机丢了,你会报警吗?”他说“我会的,警察会逐一排查的”。我笑着说,这个学生的名誉不就被毁了吗?他啥也没说,然后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离开了教室。其实,马甲是他的,柜子也是他的。但我还是没有明说。我想孩子肯定是搞恶作剧。我始终相信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
后来,我再次回想这件事时,我也为自己的宽容和大度而感动。宽容孩子的无心之错。让孩子在知道自己错误是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机会。他也许会从此更加信任我这个班主任。因为你给孩子尊严的同时就是在改变他错误价值观。如果我按照他人所说的那样拍下物证,把孩子以“小偷”的名义去处理。不仅仅毁掉了一个孩子的名声,很可能毁掉了他向善的心。他会明白老师对他的善意。将来他也会把这种替他人着想的善良传递下去。
所谓的高贵就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和无人提醒的自觉。教师是高尚的职业。那么,必须总有高贵的灵魂与之相匹配!我向往美好的心灵,我期待看到更好的未来。所以,即使是步履维艰我也会矢志不渝的到达理想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