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尼摩定律:“知人”然后“善任”
每个人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在企业中作为领导者要知道员工的长处,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才能,为自己所用,为公司所用,才能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大的优点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个好领导发掘几个重要人才,远比自己单打独斗要好得多,慧眼识人的同时,你发现一个人才并懂得他的长处,要给他足够的信任给予他尊重,并时时的给他鼓励,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你。成功的企业都会有一班为企业贡献知识与才学的人才,企业离不开人才,人才即财富,只有拥有的人才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2.参与定律,参与感带来支持
不少企业都由高层进行决策,中低层对大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概不知,更没有任何决策与资格的权利,殊不知员工才是企业战略的关键所在,实验证明,一起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企业,战略远景更清晰,目标感更强。
通过实验,平时没有机会发表任何言论的员工和中层管理者,在研讨会上作出决策,提出合理的意见,并酌情进行奖励,这样员工的热情度会更高,会更真心的参与公司,痛击了公司的官僚弊端。
当员工参与决策之后,可以集思广益,带动热情,更好的为公司服务,还可以对他们提出股份制奖励,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他们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对他人提出的意见都认真的听取,从不敷衍,出计谋的多了,公司的路子自然也广了,公司就可以运转得更好。
好公司应该全员决策,公司的高层放下私心,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让员工参与进来, 反而应该放下私心,毕竟人多力量大,主要是员工非常清楚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他们自己谏言会更好。把公司做大做强是领导者的职责,所以领导者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做对公司有益的事情,这对大家而言都是双赢的。
3.雷尼尔效应:用“心”大于用“薪”
故事:工作中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看重薪资,人文情怀和工作环境也是影响员工去留的重要因素,这就是雷尼尔效应。
企业里老板用“心”更大于用“薪”
很多人喜欢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工作,喜欢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工作,喜欢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工作。企业家要做一位心系员工,心怀大爱的企业家:加班员工,按小时计算有合理的奖金,做满一年的员工可以有额外的奖励,对有良好建议的员工给予鼓励,对身边的员工有安排领导亲自探望。处处为员工着想,把员工摆在第1位,他们的业绩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无论什么时候,即使是公司出问题的时候,员工也会为公司着想说公司的好话。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司的人文制度和良好的环境,加上董事长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人,管理有方。如若企业家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把员工放在第一位,没有温情只有手段,员工感受不到温暖,自然也不会一心一意的为企业卖命,若想员工脚踏实地,若想留住人才,企业的温情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用温暖暖住员工,员工才会真心效力。
3.酒与污水定律:减少“有害融入”
一勺污水倒进桶里与一勺净水水倒进污水里一样,这桶水就成为污水。
这样一个故事说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因为一点点的坏腐蚀了其他的好,所以坏的东西必须开始就清理掉,不要让他无限蔓延,把其他好的东西全部给损坏掉,在企业中总会有几个”害群之马”,他们悄无声息的分布在人群中,散布谣言,搬弄是非,喜欢把场面搞的乌烟瘴气,他们有着惊人的破坏能力,把自己身上的病菌一点点的蔓延到其他身上,然后一起腐烂发霉。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氛围中,或许不会改变不良风气,但是有一个道德败坏的人,进去一个正直的部门很快就可以把这个部门拆散,对于这样的人必须及时清理掉,不然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麻烦,企业里不乏有两面三刀的小人,他们只要随便在底下煽风点火,整个公司就会一团糟。对于企业里的”害群之马”,一经发现就要立刻开除,生意上也是如此,对于学校中的“害群之马”,若是拿他没办法,就一定要想办法远远躲开他们,一不小心,结交了一个损友,也许这一辈子都会搭进去,全盘皆输。所以当一开始就发现不对劲的苗头,一定要马上对害群之马进行驱赶,这样才能把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小,把对企业的破坏降到最小。
4.破窗效应:不能“一破到底”
故事:两辆车分别停在两处不同的地方。一辆停在了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了杂乱的小区。停在杂乱小区的车车牌被摘了,车篷被掀了,当天就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却好好的,但用锤子在上面砸几个洞之后也是几个小时也不翼而飞了,这说明一个细小的“伤疤”会演变成一个巨大的“伤口”。马路越干净,你也不会忍心丢垃圾,但愿你看见脏乱不堪的小巷子就会随便丢垃圾,没有任何负罪感。
对于错误,不要让大家存在侥幸心理,逃避惩罚,最后弄的越来越没有办法收拾。西方有这样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从这个民谣里可以看出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经过演变,扩大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命运存亡。
破窗效应,一个好的环境和一个好的制度,会产生一群文明人,相反乌烟瘴气的环境就会有一群“无赖”滋生,职场中谁都会犯错误的时候,但是当自己犯下错误的那一刻,就应该反思自己的做法,也许在大环境面前你没有办法改变他人,但你却能够管好自己,做好自己,不让自己成为那个“破窗”之人。
5.鲦鱼效应:引导人的重要性
故事:鲦鱼个体弱小,群体出入。但只要群居,就必然会有一个头领,鲦鱼通常会找比较强健的,成为自己的头领,然后一直跟着跑,突然有一天,强健的那条鱼后脑勺切除了,他失去了自主能力,行通废物,但其他条件依旧会像以前一样盲目的跟随头领,这就是鲦鱼效应。
当一个企业找一个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时,带领团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利益,但很多时候,有些企业里位居高职的人,才能平庸,并没有领导能力,领导一旦出了问题,整个部门就会紊乱。
对一个公司有一个好的领导人,必然会让公司进步的更快,这是公司的一大幸事,一个好的领导要学会反思,不要把自己的错误强加在别人身上,你不要让别人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要不断的正视自己,带领好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益,让员工心甘情愿的服从自己的安排,才能实现自我的成功与价值。
6.二八法则:抓住“关键点”。有一句话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为什么不拥挤呢?是因为80%的人没有机会走在这条路上,于是举世闻名的二八定理就此诞生了
二八法则揭示了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成败的起关键作用的一小部分道理,有钱人越来越有钱,不仅因为他们拥有优势资源和出色的能力,更因为财富是有滚雪球效应,基数越大就会越滚越多。二八法则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广泛的应用,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同样适用,抓住事情的关键点,避免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琐事上,正是二八法则对我们自身发展起发出的重要现实意义,将注意力集中到20%的重要事情上。当面对生活中各种杂乱的事情,把它们理顺,找出影响幸福和成功的“关键”所在,全心的投入进去,咬定目标不放松,付出切实的努力,二八法则就会产生神奇的魔力,让梦想成真,用20%的时间创造出80%的价值和成就,在20%的时间里享受80%的快乐,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7.分粥规则:利己不等于不公平
分粥故事:7个人分一锅粥,7人轮流主持分粥,一人一天,这样一周中每个人只有自己主持那天可以吃饱,其余还是要饿肚子。方法2,其中一人负责分粥,久而久之权力就造成了腐败,于是,大家发现负责分粥的人总是给自己分最多的粥。方法3,推举一位品德优良的,做人正直的人来分粥,但时间久了,又变得不公平了,方法4,选举分粥委员会和督察委员会,让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这样的情况下,粥都变成黄花菜还没分。方法5每个人轮流值日负责分粥,不过负责分粥的人必须最后领粥,这样就把分粥的问题解决了。因为这样他就必须把每碗粥都分的均匀,即便分粥者为自己私利着想,也会产生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结果,分粥的规则总结,充分说明了利己并不等于不公平。
分粥规则最大的资源并非“粥”本身,而是制度的设计,不同规则主导下设计出来的制度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粥就只是一个分配的载体,只有懂得如何从人性的利己主义出发,设计出先进适用的高效化,公平公正而民主化,奖惩分明而激励化的分配制度,才会懂得怎样把任何东西恰当的分给任何人。
8.范人船理论一:法治大于人治
案例:英国运送罪犯到澳大利亚,主要走水路,由私人的船只进行承包,但罪犯死亡率非常的高,政府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受到工人强烈的道义谴责。英国政府采取了说教或进行医疗标准立法等,各种方式都没有得到改善。
据此便出现了“犯人船理论”:小到一件事,一个组织,大到一个国家整个社会,如果单一靠人性的自觉性,靠说服教育道德感召,靠外在的监督,都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就必须用健而完善的制度来加以解决,法治大于人治,以法为尊,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让人抛弃利己的私心,知法守法,做出于己于人,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
9.公平理论:没有绝对的公平
社会上处处可见不公平现象,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对收入的满意程度可以对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报酬对员工的激励程度,却取决于一个社会比较的过程,因为人们不但关心自己的收入,还关心与他人比较之下的相对收入。
但比较之后觉得不公平,不合理,就会进而感到愤愤不平,产生不满的情绪,工作积极主动性就会遭受到挫折。
生而为人我们要经历和感受诸多的不公平:出身背景,家庭关系,受教育程度,职位权力,社会地位,身高样貌等等,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但我们很难改变外在的不公平,只能被动的接受。
公平理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一,激励的效果不仅要考虑报酬的绝对值,还要考虑到相对去,第二,制定激励政策时,应尽可能做到客观上的公平,尽管会出现主观判断上的误差,也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不公平之感;第三,要注意加强激励对象的心理疏导,帮助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意识到绝对公平是不存在,和盲目攀比是不可取的,公平无绝对,车走车路,马走马路,真本事,硬实力才是竞争最好的砝码,关键看你追求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
10.鲇鱼效应:借势于以外来事物
北欧挪威人向来喜欢吃沙丁鱼,但市场上活的沙丁鱼要比死的价格高许多,于是渔民们就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来到港口。其中一只鱼船船长,严令所有船员保守,活鱼的秘密直到他去世谜底才揭开。鲇鱼是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船长利用了鲇鱼的好动特性给沙丁鱼制造危机,让沙丁鱼不断的游动,大大提高了沙丁鱼的存活率,以此获得了最大的利润,在搅动沙丁鱼生存环境时,会激发沙丁鱼的求生意识,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对船长来说他在借势于外来的事物,采用鲇鱼作为激励手段。 汉代的“李广射石”同有异曲同工之处,压力下激发潜能,例如“急中生”“破釜沉舟”“置之死而后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词语,讲的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警示人们时刻要有危机感。企业管理方面也同样的道理,要建立竞争机制,启用人才改变领导风格的,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引导不同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一个组织达到了较为稳定的状况,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