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七十六):义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
民国四年的寒冬里,内忧外患的北洋雪上加霜,“二十一条密约”签订,清末民初仿若拨云见日的天下,再次波澜诡谲。南军借机扯旗放炮,北洋群雄貌合神离,“老头子”袁世凯为了重塑碎成渣的“人设”不惜逆流而动,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于次年撒手离去,留下一个烂摊子交到了“北洋之虎”段祺瑞手中。无论是威望亦或是手腕,这位“段芝老”只能算是袁项城的化身,比起画虎成狗的“长江三督”之首冯国璋虽略胜一筹,但是远不能执缰群雄,所以俨然诸侯的“草头王”们跃跃欲试,北洋军阀陷入争名夺利的混战,一盘散沙的境况,也最容易被敌寇逐个击破。
但是,早在十年前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的日本,一跃成为最具威胁的卧榻之狼后,却并没有在此时借机入侵,其实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为之。袁世凯在接到日军炮制的“二十一条密约”之后,不是没想过打一仗,陆军总长段祺瑞给出的答复是“只能坚持三日”,至于三日后的对策,自然还得袁来定夺。也不是说三日后北洋军阀必败,毕竟北洋军阀中真正的大腕儿都很有气节,都说袍泽阋于墙,外敌当前同仇敌忾不是没有可能。即使日军想要各个击破,但也要先和其中不少名角儿结成稳定关系,至少需要让这些有人马、有地盘的“草头王”作壁上观,然而能被拉拢的都是王揖唐或者齐燮元这样的小角色,这些混江龙远不及真正的北洋巨擘那般匪气亦骨气。
其后,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曾扬言“就是喝粥,也不给日军做事”。心有不甘的吴佩孚,更是拒绝东山再起的诱惑。即使是耿直的“北洋之虎”段祺瑞,对于日军的借款一开始也是没打算还。另一只“东北虎”张作霖也是各种坑蒙拐骗日军的支持,同时却死守着底线。日军想要和这些硬茬儿达成合作,堪称是一厢情愿,所以断然不会和北洋军阀冒然开战。此外,也和日军自身的实力相关。蕞尔岛国想要鲸吞北洋,其实总体实力却不可和北洋相提并论,即使是工业方面也不具备这样的底气,日军实力的快速崛起,其实源于张作霖死后强占东三省,仅“东三省兵工厂”就倾注了奉系军阀无数的心血。
最终,兴建于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厉兵秣马打造“新奉军”的东三省兵工厂,这处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加上东北这座资源宝库,才给了日军正面开战勇气。否则岛国的天然劣势,日军亦不敢妄言和北洋军阀开战。只可惜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数十万奉军变为东北军,在九一八的枪炮声中拱手让出东三省,这片奉系军阀经营十余年的地盘易主,成为日军的跳板。不过北洋军阀之间大规模的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以及浙奉战争,均是百害无一利的内耗,成为北洋军阀自掘坟墓的挽歌,所以说北洋军阀的穷途末路,更是一种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