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份《关于商请京东“白拿”业务定性的函件》在网络流传,文件指出京东金融涉嫌承销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涉嫌误导欺诈、涉嫌商品交易误导宣传等。
出于好奇,我特意去搜了一下京东“白拿”,发现原来早在2017年1月,该产品已在京东下线。
“京东白拿”是京东“0元购”的升级版,即根据约定,用户只需购买相对应的定期理财产品,就能马上白拿指定的商品,理财产品到期后拿回本金。
举个例子,京东商城上32G黑色IPHONE7,价格5199元,你只要投入本金103980元购买一款365天的理财产品,就能立即拿到这款手机,而365天后拿回本金。
这种方式利用了普通人爱免费的心态,实际上不过是把理财的收益以实物的形式提前兑现了。
一般的理财产品,都是产品到期后,投资者才能拿到收益,现在,京东提前把理财收益给你,并且让你消费商城的东西,对于京东而言,既做了金融,又卖了产品,一举两得。而对于有理财又有购物需求的用户而言,这种看似免费的形式极具诱惑。
实际上,每次一款新型网络理财产品上市,很多人跃跃欲试,又充满担忧,既怕错过一款好产品,又怕因不熟悉而遭受损失。那么,类似这样的网络理财产品,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去购买呢?这里结合“京东白拿”,针对如何甄别和筛选网络理财产品,给大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产品的发行主体是谁?
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风险。那么如何评估一款理财产品的风险?这里最重要的是核实发行机构的信誉。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买银行理财产品,不是因为银行的产品有多好,而是银行信誉度高,违约可能性小。而网络金融产品虚拟化程度高,更要选择实力雄厚、资质齐全的发行人。
以“京东白拿”为例,消费者购买的理财产品是由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金中心)发行的。该公司股东背景是广东省政府投资的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看起来是国有背景,有一定实力。但在《关于商请京东“白拿”业务定性的函件》中提到,该中心涉嫌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说明该公司的资质存在问题。这就不难理解产品为何会下架了。
二、资金投向是什么?
理财资金所投向的资产是产生这笔理财收益的唯一源泉,也是关系到投资本金能否安全的最核心因素。作为投资者,有必要了解资金所投向的资产标的,确认自己承担多大的风险。是存款到金融机构?借给企业?还是投向债券、股市?投向的资产标的不同风险级别显然不同。
“京东白条”理财产品的投向是广金中心的“京穗月月盈七号理财计划二”,看了一圈信息,并未看到有披露该计划的底层资产,也就是说资金最终流向是哪不得而知。这样容易误导缺乏经验的用户,以为看到一个高大上的理财计划名称就放心了,全然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
三、收益率是多少?
收益率是很多投资者挑选理财产品最关注的要素。对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一定要好好甄别与计算,不要被那些文字噱头所迷惑。
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百度百赚等产品上都有个词叫“七日年化收益率”,大家经常用它来比较产品收益率的高低,而实际上这个指标是用过去七天的每万份产品净收益加总后进行年化处理而得出的收益率,只代表过去七天的盈利水平,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收益水平。
如果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某几天投资激进一些,这个“七日年化收益率”可能会突然走高,那么就会影响你对于该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的判断了。我们再考量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时,更建议加上“万份收益”这个指标进行参考。
借此机会,我们来算算“京东白拿”的收益率。103980本金,期限365天,收益一部IPHONE7价值5199元,折算后的年化收益率为5%,相比较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京东白拿”收益率真不算高。
四、需要签署哪些协议?
这一条经常被大家所忽略,不用说看清楚要签字的协议内容,就连产品说明书,有的人也不愿仔细阅读。这种时候,无论这些协议或产品说明书有多么晦涩难懂,我们一定要耐下心来仔细审阅。只要你签了字,一旦引发纠纷,法律就以此来认定你对这所有条款是知情的。
还是以“京东白拿”为例,该产品消费者需要签订五个合同,除了与京东金融的《平台服务协议》、《委托代扣服务协议》,与广金中心的《开户协议》、《产品合同》外,还有一份与信托公司的《信托贷款合同》。
这里居然存在一份贷款合同?原来这手机不是白拿的,而是用户向信托公司贷了一笔款,支付给京东作为购买手机的款项,这个金额与理财收益相当,未来理财到期后,京东又用收益去归还贷款,本金归还给用户。换句话说,如果未来理财产品出了问题,那用户不仅会损失理财的本金,还要背上一笔购买手机的负债,届时负债不还,个人征信恐怕也要出问题。
当然,这些信息京东网站上是有披露的,但据说字体偏小,难怪这次函件中提到“京东金融向消费者推荐白拿业务时,主要突显商品白拿性,淡化了消费者需要购买理产品并办理信托贷款的复杂交易的行为”。
因此,我们在购买网络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格外仔细,逐条审核以上要点,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