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能在文章中看到一些关于佛教大师和来访者的对话,总能在双方的对话中感悟生活。
星云大师圆寂的文章让很多人感动。回看星云大师这一生,是15岁那年,悟彻(星云大师以前的法名)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受戒。
而悟彻的受戒之礼,也许就是他的悟彻之时。
而这段受戒的故事也曾被多次提及。
他首先走到第一位戒师跟前,戒师问:
“是师父叫你来的,还是你自己发心而来?”
悟彻答道:“弟子自己发心来的!”
不料戒师拿起柳枝,照头一阵猛打。
嘴里说着:“好大胆,没得到师父允许,自己就敢来受戒。”
悟彻一脸迷茫,走到第二位戒师跟前,戒师又问:
“是师父叫你来的,还是你自己发心而来?”
想到刚才的毒打,悟彻赶紧说:
“是师父叫我来的!”
不料戒师拿起柳枝,又是一阵猛打:
“假如师父没有叫你来,你连受戒都不要了吗?”
接着,悟彻走到第三位戒师跟前,戒师再问:
“是师父叫你来的,还是你自己发心要来?”
悟彻这回学乖了,回答:
“是师父叫我来的,我自己也发心而来。”
不料又遭到一顿猛打,理由是耍滑头。
等到了第四位戒师的时候,还没等戒师开口,悟彻就把头伸出去:
“您要打就打吧!”
后来,提到这番往事,已成为星云大师的他有感而发。
“当初我心中虽然不服,但后来终于懂得:在无理之前也能放下,这才是学佛的开始。”
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有信徒问他:“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星云大师说:“您影印过文件吗?” 信徒回答:“影印过。” 星云大师回答:“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家庭是一台影印机,父母是原稿,孩子是影印件,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 教育孩子,不应该从孩子这一侧想办法,父母也要一起改变自我,以身作则,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还有信徒向星云大师诉说苦难,星云大师打断她说: 你的苦还真多呀!是什么时候的苦? 信徒说:前几年。 星云说,你为什么不把过去的“垃圾”包起来放在身上?它就像苦难,过去了扔了就完了,诉苦就如同把本该丢掉的“垃圾”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 讲解中,星云大师未提一个“佛”字,却句句打动人心,让人发人深省。
无论对于苦难、贫穷还是奋斗,都以享受的心态积极面对。 往后余生,愿所有人都能像星云大师一样,用“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无为由、以空为乐”的胸怀,面对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 也愿每个人都能在他的经历中有所启发,感悟不一样的力量。 在剩余的人生中,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