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高中好友邓小白送我一本《朗读者》作为毕业礼物。那是我第一次看纳粹历史下的文学作品,初看其实被大胆开放的描写吓到,但是克服心理障碍把书读完之后,久久无法释怀。后来也看过影视化作品。这些年,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面挥散不去,如今重读自己曾经写下的读后感,仍旧能清晰回忆起来书中的某些情节故事,以及主人公的形象。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地方在于,通过两个跨年代的小人物交织的命运,以点映面反应出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洪流和社会变迁。
从男女之情的角度来看,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纠葛看似荒诞,但是表现得很真实。情窦初开的少年米夏与不识文字但是渴望书本的汉娜,开启了一段禁忌之恋。最初大概无关爱情,只是各取所需,满足欲望。但是不难想象,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感情自然而生。可是,有了感情之后,两者的关系反而无法维持,因为这样的关系承受不住心灵交汇的重量。
从社会角度来看,汉娜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盲目跟随纳粹的民众。因为无知,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盲目。可怕的是,虽然作者把她的无知具象化为不识字,但其实当时盲随的民众盲的是心。这不是一个时代的独特现象,而是人性卑劣的天性。1971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显示,即使是普通大学生,当他们被置为有权力的狱警角色,当他们扮演一个大众心中粗暴的形象,个人行为便会不断向社会认知的形象靠拢。本身温和有礼的翩翩少年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变成恶棍。因此,在纳粹时期,当整个社会得价值观发生畸变,无数人也会跟随变异。这样的历史,时时发人深省,我们的社会需要规则、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约束的是人性里的卑劣。而这,也是米夏那一代以及后面每一代人在思考的事情。
2010 日记原文
读过已经两天了。其实之前也动过,不过当时只看了一点点就放下,觉得不是本好书,不想再碰。但前几天收拾书的时候,还是觉得好歹广为赞誉,还是看看,指不定后面会很好,
于是跳过前面一段往后面看了,看到汉娜离开米夏所住的小镇之后,渐渐地体会到了这本书为人称赞的思想。尤其是在汉娜开始受审之后,她的冷漠、坦然和诚实与其他看守女人形成鲜明对比。米夏的上一辈人的无动于衷和米夏他们这一代人敢于直面纳粹屠杀,勇敢地正义地追究凶手也形成强烈对比。
有人对死亡冷漠,有人对凶手无动于衷,但也有人勇于为死者申张。全书穿插了一个线索,汉娜从不会读写,强烈自卑,甚至因此离开米夏,因此去做看守,因此揽下不属于自己的罪行,到后来,却又在米夏的朗读声中自己努力学写,这让我觉得实在可笑、可悲,然而也可怜。
小说的两个中心人物,一个是汉娜·施密茨,我不懂她爱的是那些书还是米夏,不管怎样,她有她的可恨可爱可悲可怜之处。尤其是当看守的时候,往往选那些瘦弱的女孩为自己朗读,无法改变她们悲惨的命运,只能减少一些她们的痛苦,这是她的善良之处。然而,心里只有尽忠职守,不让女人们逃跑的念头,不顾教堂里被困人的死活,让她们葬身火海的她,又是那么无知,听她认真地问法官,如果是您会怎么做呢?想象她在法庭上流露出的眼神,就像一个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的孩子。
另一个是“我”,米夏·伯格,少年时候的他完全让我厌恶。然而,当时间过去,他仍然想念着汉娜,原来他是真的爱她,直到汉娜住进监狱,他还为她朗读,录好,寄过去磁带。更让我觉得可敬的是他的思考,那是一个青年对历史、社会、人性的深入思索,他当之无愧,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小说的结尾,汉娜自己学会了读写,然而在出狱前一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为什么这么做?作者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我不禁揣测,她为什么在新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候放弃了自己呢?她已经学会读写,会缝纫,米夏甚至已经为她找好了出狱后的住所和工作,而且她可以自己读书了,她不是那么爱书吗?是因为米夏不愿去监狱看她吗?是害怕连累米夏,或是对他不抱信念了?或许是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个结局已经满足了,这样结束生命反而完美?
思来想去,我觉得最有可能的还是因为,在监狱的那段日子里,她学会读写之后,看了很多有关纳粹屠杀的书。突然之间,意识到了自己以前的无知,像她那样自尊得连不会读写也害怕别人知晓的人,如何能容忍自己如此的罪恶呢?于是,内心长久地被悔恨、痛苦、自责折磨,终于决定终结这个罪恶的生命。所以,最后,她留下遗书,让米夏把自己在监狱留下的存款交给当年在大火中幸存的母女中的那个女儿,希望能赎一点罪。
说到这儿,又不得不提那个幸存的女儿,她将钱交给米夏处理,却独独留下装钱的茶叶罐,不无心酸地回忆起自己当年丢失的心爱的小罐子。那一段岁月必在她的人生留下了无以抹平的伤痕,而这一举动留给读者的是深思。
读完才觉封面那些书评并无虚夸,真正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PS:谢谢邓小白送我这本书,给了我接近这样一个好作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