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的见识都比他们的父母辈要高大得多,才一、二十岁的年纪就喜欢讲“三生三世”。而做为老一辈的人来讲,最多最多也就只敢想想现在,再想想将来,最多想想这一辈子。这所谓的“三生三世”来源于大家熟悉的佛教,但佛教讲的“三世”与大家理解的不同,并不是指一个人来这个世间过了三辈子。而是:过去、现在、未来。
常有人说“儿时比现在美丽”,也有人说“过去比现在的日子好过”,长江后浪推前浪,时如逝水不能还。人能够于过去中记住的美好其实并不一定就是最美好的部分,只是记忆告诉你那是最美好的,并且很多根本就不能与今天相提并论。人和事往往就是这样,儿时少年再怎么贫苦艰难,都是快乐的,成年之后再怎么轻松幸福,都是艰辛的。其实人生就是一付重担,儿时少年这重担全都是担在父母的肩上,你当然不会有什么艰辛的体会。成年立万后,事大事小都得自己挑起来,当然谁挑担谁才知道苦啦。
良辰美景奈何天,昨日黄花亦堪怜;年少只能成追忆,回头已在日落前。
过去的不可追,追也无补于现在,人生的实际永远只能够把握现在。就像看一本书,你不是书中人,你也不是书里的故事,那些故事再精彩也只是别人编造的“过去”,你把自己放进去想象,创造一个你是主角的幻想。而其实你能做的只是用你的生命去体会你自己,过去、现在、未来……
人生漫长,八千里路云和月。
可是生命的路再长,你也只能走属于你的其中那一段,你的生命有多长,你的路刚好就是那么长……不会多一尺,也不会短一分。
百人去走百路不同,万人走过万人各异。或沟或坎,有直有弯。心大心小,路窄路宽,生命的路,因人而有异。就如同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没有两粒全部一样的雪花……因此不要总去向别人学习别人的人生,他们的不是你的,你的他们也没有。
人生万千事,但是能选择的机会不多,会属于你的段落也很少,因此总是走在不能拒绝而又必须走下去的路上。人生如梦,不过梦里匆匆一程,一次始终,一场不得已,往往总是走过之后,在一次云烟中回头,几乎全部是悔恨与悔恨之后的忽然懂得……
(图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