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记录自己的生活真的有用吗?很多人告诉我们可以。
因为潇洒姐的趁早笔记本,或者《笔记本圆梦计划》这本小书,手帐这个词变得很热门。
因为秒拍、ins,朋友圈的存在,时不时记录生活变得方便。
也有很多鸡汤文说:写作是一种自我治疗,自我对话。
我的话,我相信记录的力量,但是要加一个限定词:持续记录的力量。那些ins,朋友圈上Po的诱惑、高端,摆拍的照片并不能纳入这个范围。因为他们是看时间出现的,并不是持续性的,每日更新(当然也有人每天发自拍, 他们是我无法理解的生物)。每个人都会有高潮和低谷,所以只有持续性的记录与反馈才能体现出我们真正的生命的跌宕起伏。
我选择的是笔记本,但是非常的朴素,空白的、无横线、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封面,买下来之后,就每天带在身边,每天作记录,每天反馈。不论是开心,还是难过,笔记本的记录没有断过。翻开本子的时候,我得必须对自己坦诚,因为这里没有观众,只有自己。我要怎么评价我的一天,我干了什么,我没干什么,什么让我后悔,什么让我喜悦?
从第一本笔记本开始,我已经进行了大约一年半的记录,现在笔记本已经彻底融入我的生活,我也形成了自己的小体系去整理和规划。我的笔记本生活大约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笔记本是我的发泄通道
我在生日的时候收到一本笔记本,当时没有特别急需的用途,就随便当作了日记本。那时候,只有在心情灰暗的时候才去写,发泄一下心情。出乎意料的,我很快地写完了一个本子。当我翻看这些记录的时候,我发现一直在传播负能量,困扰我的事情还是那几样。那个瞬间,我意识到我自己并不是那么快乐,至少不是理想状态的快乐。我们的大脑记不住我们在过去的一个月是快乐多一点,还是悲伤多点,它只能追溯近期遭遇,然后武断地下结论。
阶段二:笔记本上抄写喜欢的句子
由于阶段一的阴暗,我想改变一些事情。但是当时想写点有价值的东西,肚子里没货。我就开始抄写那些感动了我的,触动了我的句子,段落。我常常对着句子发呆,想象自己达到那个境界的样子。但是,只是空想。
阶段三: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计划,反馈
慢慢地我把自己的目标写在笔记本上,然后计划与反馈。其中的过程很漫长,我得反复测试哪一种格式最适合我。后来我发现,我喜欢朴素的。
微博上晒的那些手帐做得很精美,画画、贴纸、照片应有尽有,但是不是我的风格。我的笔记本就是单调的白纸黑字,打勾与删去,然后把这个流程重复又重复。
笔记本改变了我很多,透过这些记录,我看到无所事事的自己,颓废的自己,迷茫的自己,对未来憧憬的自己,很多很多的面。我看到自己的多样性,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我慢慢地能够容忍自己失败,自己做不到,做不好。因为,我没有那么厉害,我只是一只小蜗牛,一点一点往上爬而已。一只蜗牛如果带着鹰的梦想,可能在实现梦想之前,就已经倒下了,被梦想的重压所击溃。
多想一点,但是别想太多:避免好高骛远。
多做一点,但是别做太多:避免打鸡血、补偿心理。
以上是我现在奉行的原则。
在看的书:
Becoming a technical leader Gerald M. Weinberg
看完的书:
the leadership pipelineRam Charan & Stephen Drotter & James Noel(第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