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而是思维模式。
——卡罗尔 · 德维克《终身成长》
今年大家见面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得怎么样?”
然后只要一个人开始诉苦,就会引起一圈儿人的共鸣,之后就变成一次诉苦大会
但是前几天参加了一个沙龙,有一位创业者说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真的让人耳目一新
他是福建南平建阳人,建阳的特产就是建盏
就是喝茶用的杯子,前几年通过抖音等,大家慢慢知道了这个非遗的文化产品
在建盏抖音直播最火的22年-23年整个建阳地区从事建盏的烧制,直播和服务的人大约有8万人
做直播相关的就有2万人左右
因为一下冲进来太多的直播人员,竞争加剧,建盏从最初的几百元,到后面的假开窑等各类方式的出现
快速得变成了9.9元,29.9元元一个
到今年原来做建盏直播的倒了80%以上
那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不是也该抱怨,也该放弃呢?
但是他没有,他在保持日常抖音直播的基础上,抓紧想办法
通过考察发现,目前国外的直播里建盏直播还很少
他就先去学习,之后在上海又建了一个直播间,还聘请了几个白人和黑人做直播
直接面向国外客户做建盏直播,而且把这个作为尊贵的礼物,而且在直播模式上经常做创新,比如用套圈儿抽奖等方式进行直播
原来在抖音直播间里只能卖19元的建盏,在国外的直播间里竟然卖到60美金以上
还给我们讲了个最有趣的案例,竟然把一个建盏卖到了正在打仗的乌克兰那里,说是建盏是最美的可以给上司送的礼物
当其他建盏直播间风雨飘摇的时候,他还在大力招人,拓展新赛道
所以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最大的就是思维模式和执行力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还是等待和抱怨,有了办法是马上行动还是要再不停考虑得失?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叔本华。
的确,思维惯性,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它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按照既定的方式去思考
但这是对的吗?现在还有很多时间留给大家从容思考吗?
现在95后慢慢成为职场的主力,还是各类创业和副业的主力
有一次也是在一个圈子里,听到一位95后创业者的分享
他一直在创业,所以他跟他身边的小伙伴就问自己
如果自己创业或者做副业,那么
如何从身边的信息里,发现赚钱机会?
不清楚如何找到用户需求?
如何知道自己的赚钱想法,有没有人愿意付费?
自己没有产品、资源,该如何去赚钱?
不知道一个赚钱项目,该如何去做?
不清楚自己做项目的方法、思路,到底对不对?
不确定一个项目,自己是否能赚到钱?
自己一个人无法独立做成项目,怎么办?
如何让自己对一个赚钱项目,更有信心?
整理出以上共同点的问题后
他们通过调研、采访、请教了
几百位通过实战拿到结果的成功者
最后总结出了一些他们在解决上面类似的问题时,
会分别用到的一些共同的思维模式
比如 ——
对标思维:让赚到钱的人,做你的领路人
MVP 思维:行动之前你就确定赚钱了
概率思维:让赚钱的结果变得确定性
迭代思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异常值思维:不正常的地方,往往藏着赚钱机会
第一块钱思维:打通商业闭环的第一要事
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的赚钱路径
算账思维:如何确定一个项目能赚到多少钱?
花钱思维:用小钱赚大钱的方法
中介思维:空手套白狼的赚钱方法
合作思维:2 个人多赚 10 倍的秘诀
蓝海思维: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找到红利
这些创业者真的了不起
能在实战中找到各类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及时总结和迭代,并付诸于行动
这就是拉开普通人与成功者之间差距的最大原因
不仅要想,要总结,更要去做,去总结,去迭代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