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开始上课,郭院长就问大家:和孩子的关系怎样。大家议论纷纷,有说陪同者,支持者,欣赏者,也有说陪伴者,倾听者,还有说长辈及朋友。而我,就是第三个观点的支持者。这也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来这样要求自己的。
郭院长的第二环节有点儿意味深长:分享歌词《你是我的眼》。这首歌第一次听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注意这首歌是因为我的一位同事在公司歌手大赛上的深情演唱。后来我还断断续续地看了电视剧。但是,所有的记忆都没有今天的深刻,或者说没有今天的感悟深刻。
“拥抱”,我有多久没有和青春期的儿子做过这个动作了?这可能与东方人特有的爱的含蓄表达法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对儿子的不满而导致的直接结果。
在自我评价对孩子的理解上,我自我认知是7分。因为我还有很多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更有可能是把错误的观点当成正确的理论加以运用。毕竟是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上已经出现代沟了,怎么可能会各方面都能理解孩子。
同学举了一个“孩子选择安逸,家长表示不理解”的案例。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选择安逸的生活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这有什么不理解的。我当时感觉到家里会有一个选择安逸生活的大人。在后来老师一步步的询问当中发现真的有这种原因。老师的建议是大人之间先沟通,然后发现孩子的优点直接夸奖,接着再通过“示弱”的方法让孩子参与劳动。相信孩子,接纳孩子。
郭院长在解释理解性感情能力时,要求大家都要认同孩子。认同孩子在认同孩子之后和他保持精神上的一致。也就是说绝对相信孩子。当时有同学讲相信多了就是欺骗。郭院长解释说这当中其实是有一个“度”的存在,在精神层面相信孩子,而不是认同孩子的全部行为。那么,精神一致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孩子相信父母相信他。接纳孩子的现状,一起为孩子的未来努力。
家长的理解性行为能力就是赋能。有家长分享案例说高中学生想读职高,因为普高的压力大,而他又喜欢养宠物。在这一点上,家长是孩子的眼,通过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因为孩子在社会认知上绝对没有大人的经验和想法,所以家长就没有必要遵从孩子的想法。郭院长分享了她女儿的案例,也非常委婉地表达了不建议孩子转校的意见。
“关注一个人,完成一件事,向着一个目标”是今天晚上督导的结束语。相信孩子,做内外合一的事,完成自助然后助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