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其名作《赠汪伦》中曾写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而此处所写的“踏歌”,正是流传于我国古代南方民间的一种歌舞形式,多人连手而歌,并以足踏地为拍,故形象地以此为名。
踏歌也是青年男女密约幽会的一种形式。唐朝诗人谢偃的这组《踏歌词》共有三首,描写姑娘们从香阁中出来,相约到某处去竟夜踏歌、载歌载舞的情景。这里选取最后一首,来欣赏唐朝之时民俗习气到底如何美妙。
《踏歌词》
【唐】谢偃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
裙轻才动珮,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
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谢偃,生年不详,卒于643年,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本姓直勒氏,其祖曾仕北齐,后改姓谢。谢偃曾在隋朝为散从正员郎。唐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唐太宗引为弘文馆直学士,迁魏王府功曹,终为湘潭令。其善作赋,《全唐诗》存诗四首。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这两句实际上是对前面的总体说明,因为在前面的两首踏歌词中,诗人已经详细地描写了姑娘们“人怀诚信之心,人争归趣(趋)而来往不绝”、“手舞之,足蹈之”的狂欢景象。而到了此处指出“夜久”“更深”矣,既表示时间无声无息之无情,也传达出欢快的时辰总是短暂,总是令人分外遗憾。
诗人没有格外去写姑娘们流连忘返的模样,毕竟早先手舞足蹈之场景已经表明一切。如今,只需如实描写出当下的自然天象情况:“星沉没”表明入夜已经很久,而“月影斜”则点出更已经太深。而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大抵便是因为姑娘们太过于投入,整个身心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没有察觉到时光的飞快流逝。
“裙轻才动珮,鬟薄不胜花”,珮,现在统一简化为“佩”字,指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见许慎《说文》:“佩,大带佩也”。鬟,“鬟,总发也。从髟,睘声”(《说文》),郑珍注曰:“谓盘鬟如环。”古代未婚女子的一种环形发式,即在头上或额旁梳成环形髻,其式样有高低、长短、大小等多种。如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在上一首踏歌词中,诗人曾细腻地叙写“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把姑娘们在踏歌场上手舞足蹈的狂欢景象,给描绘得生动活泼。随着欢歌热舞的时间拉长,姑娘们的体力当然会跟不上来,而且由于长时间舞蹈,自身衣衫和头饰都会产生紊乱的形象。无论是随着轻裙跌宕起伏的玉佩,还是纷乱的欲坠的头饰,都体现着姑娘们狂欢之后的狼狈中调皮模样。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宝袂,袂意为衣袖。另有本作“宝袜”,即腰带,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如隋炀帝《喜春游歌》之一:“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这两个说法,放在此处其实都是成立的。不过,如果考虑到唐代服饰之后,腰间束带与后面的臂上红纱,相对要显得更为合适一些。
无论是深夜的“细风”,还是“轻露”,都是比较明显的自然事物。正是在这般细腻而逼真的描绘之中,姑娘们乐意陶陶的憨态可掬样貌便一一被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如此栩栩如生,如此活泼可爱。那一刻,眼前似乎浮现在夜风中翻飞的腰带,以及被夜露打湿的艳丽红纱,而娇媚的姑娘们却淹没在这些背景里,逐渐模糊在历史的尘埃中。
“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兰灯,指精致的灯具,出处见《南齐书·刘祥传》:“故坠叶垂荫,明月为之隔辉;堂宇留光,兰灯有时不照。”如韦应物《郡斋卧病绝句》诗:“香炉宿火灭,兰灯宵影微。”九华,原是后赵暴君石虎建筑的豪华宫殿名,后多用来形容宫室及器物装饰的色彩缤纷绚丽。
再热闹的场面都会落幕,再精彩的节日也会散场。可是又怎样呢?对于亲身参加过盛会的姑娘们来说,只要全心投入热情过,开怀过,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她们才会在分别之际“相看”而觉得“乐未已”矣。而当她们回首灯火繁华之处,但见辉煌光华照射着幢幢繁丽无比的楼宇宫殿。在那里,还有许多余韵流淌着。
这首五言八句的小诗,最为需要注意的是中间四句,诗人着重描写姑娘们踏歌之后的情景,以及盛会结束之时的细腻感受。整首诗抛弃了初唐诗词中那些惯用的华丽文辞,写得极为其质朴无华。通俗易懂的背后,愈加能够体悟到那些姑娘们掩饰不住的喜悦之情。
仔细考量本诗,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踏歌之时的种种盛况镜像,而是巧妙地以物传神,以小见大,抓住其中主要描写对象的关键性行为,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引出来盛大的场面。此种欲言又止、欲盖弥彰的做法,不但可以使欣赏者身临其境于歌舞晚会的盛况,而且还可以体察到隋唐时期的若干社会风貌。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