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壮宝病了,反反复复的高烧,咳嗽,夜里咳嗽的直吐,吐完了就哇哇的哭。
他咳醒了,我就手忙脚乱的抱着、哄着,他睡了,我就着守着暖暖的小夜灯,数着时间,量着体温,看着他的睡颜,间或翻翻手机里的资料,想想明天工作上的事情,一夜时间打着盹就过去了。
白天,家就在上班的旁边,早晨喂了药,脸都没空洗就跑来,得一会儿空闲就打电话回家问爸爸孩子的情况,一举一动总在心上,晚上如若加班,干脆给壮宝带到办公室,一只铅笔几张纸,够他画好一会儿,也够我忙好一会儿了。
辛苦吗?
也许有人觉得是,但其实我说的,不过是做妈妈的常态吧,哪个孩子病了妈妈不揪心?
我这其实还是个比较幸福的妈妈了,至少他生病的时候,我还在身边,有多少妈妈,在孩子生病了,难过了,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只能在录着孩子视频的手机背后默默流泪。
送命题
如何在好好工作和陪伴孩子之间选择,是一道在职妈妈们的送命题。
这道题没法选择,也没有答案,因为每个妈妈都想不仅抱得动孩子,还想把孩子抱的好好的,这是作为妈妈的宿命。
上次开会和一个妈妈坐在一起聊天,说起她一岁多的孩子,出差了两个多月,回到家,孩子眼神陌生,表情抗拒,抱着姥姥不撒手,怎么都不让妈妈碰,嘴里含糊不清的说,不要不要,姥姥姥姥。
孩子姥姥不经意的撂下一句:哎,天天上班上班上的啥班,孩子都不认你了,以前我和你爸啥时候能给你扔家里这么长时间,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生了孩子都是给我们老人生的了。
面对母亲的唠叨和孩子的抗拒,她手足无措。
人到中年,开始不断的让家人失望,然后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抱怨,好像是每个瞬间都可能发生的事情。
经历的多了,
就开始慢慢反思
反思当年自己的家庭,反思小时候的自己。
对父母生出的希望、失望;
被父母陪伴着的、孤单着的;
来自父母的鼓励、批评;
收到礼物的自己、默默失落的自己,
紧紧拥抱的父母、拼命推开的父母,
那些个过往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我们的父母当年,就如我们的现在,
弓着腰、拼着命、咬着牙,
为了这么一个大大的社会,能给我们一个小小的家。
所以,慢慢了解了生活的不易,了解了他们当年和我们面临同样的困境,懂得了原谅,也懂得了珍惜。
有很多人常说,父母在等我们说一句谢谢,我们在等父母说一句对不起。
当我们也到中年,才知道这一句谢谢和对不起,说的不过就是一件事。
父母因为太爱我们,所以努力咽了很多的苦。
孩子因为太爱我们,所以想要我们更多的爱。
借用一句台词
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
不管是当年的父母,还是现在的我们。
所以,你现在看到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待你的孩子,远远比当年对待你更温柔,更宠溺,当不再面临拼着命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压力时,他们也真的很会爱,仿佛和记忆里那个凶巴巴收拾你的爹妈不是一个人。
你也许会暗暗腹诽这种双标,但没办法,你的现在也是他们的当年,你能给孩子的,真的和你当年想要的,都一样吗?
如今的我们,能够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向远处看,相比很多人,我们没有好的起跑线,唯有拼命,才有未来。
还好,孩子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的铠甲。
既然没有双全法,不负养家不负娃,唯有让自己慢慢学会妥协、宽容、付出、理解与经营。
学会超越自我的恐惧,学会原谅和放手,学会掌控依赖与共生关系的平衡,学会与自我的和解。
最终,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