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三十六计》
就目前来看,是本人没错了,期末考试大敌当前,我还有闲心敲点文字,做些“无用功”。
每逢期末考试到来之时,学生们一起膜拜考神,转发幸运......仿佛这样平时逃的课,没写的作业,就会一笔勾销。不过老话说的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不过今日让我奇怪的是我是明知道是要还的,心中居然没有半丝恐慌,气定神闲,颇有“佛系应考”之样。转而想想,一些列的行为不过是间接性适应了这个时代罢了。
有一部电影叫《楚门的世界》,主角楚门,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人生如戏,他的一切生活都是人家安排的,妻子是假的,邻居是假的,导演塑造了个给楚门的一个虚假世界,他就像被操纵的木偶。
观影于生,现实采作,越到了后头,被操纵的感觉就越加强烈,是楚门,还有我。人的渺小注定逃不出安排好了的大格局,就像3岁走路,6岁读书,18岁上大学,再以后工作生活,结婚生子。也许你会说,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样啊,都会多姿多彩,跌宕起伏,我这样想未免也太悲观主义了,嗯,我倒觉得悲观主义没什么不好,真假难分,而个人人生的小格局里,又有多少人真正跳出沉淀几千年的传统呢?
当然,这样也不是不好,只是有点像考前心神,不甘心罢了,更让人恐慌的是,明明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我却无力改变。就我目前的年龄和阅历,可能还是我没看懂,不过最近我才明白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我的重要性。
就大一来说,“社交”绝对是个小格局,我们都是参与者,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想和朋友分享,于是发条朋友圈;吃了好吃的,我要当美食博主了,我要发朋友圈;觉得自己今天很棒,发个自拍......一次次的自我展示,都是对其社交人设的经营维护。人们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下晒的东西,不过是一次次想和他人发生羁绊的契机。
曾听过一句话“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要你 看到的”,这看起来有点虚假,但又何尝不是呢,快乐,悲伤,忧郁,愤怒......被文字抑或图片视频感慨出来,事实上,都是我们希望被人了解,让人产生共鸣罢了。我们喜欢一个乐队,我们读着同一本书,甚至我们2018的关键词都是一样的……毕竟人人都活在一座荒岛上,却渴望遇到一只会唱歌的蓝鲸。而我想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正是不想沉迷于这种被动的状态了。荒岛也想长草了。
就像楚门不惜一切代价走出那个虚拟的世界,走向看似更真实的世界。对小格局的成功塑造和你的一句“我懂了”,那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惊喜感也会让我晕厥。
今当复习,不知所言。虚者虚之,望奇而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