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是日更第180天,小澡哥跟大家谈谈中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人事档案的功能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

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主管部门是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监督和指导。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其他单位未经授权不得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跨地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致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

1983年到1995年是起步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外合资机构的相继建立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一部分国有单位的人员流向非国有单位。为适应人才流动的需要,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主要针对流动人员提供以人事档案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关系托管服务。1983年,沈阳市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1988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1991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机构和内容。

1996年至今是发展规范阶段。1996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颁布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确立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制度,标志着这项工作开始迈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2001年9月,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了《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做出了进一步规范。2014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工作的通知》,确立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公益属性,明确了新形势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参考资料:

余兴安 主编:《人力资源服务概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年以前,我看了一部成龙的电影《我是谁》,说是中情局一个执行任务的特种兵杰克,由于头部受到重创,对曾经发生的一切完...
    谷穗风致Echo阅读 5,960评论 41 26
  • 1、人脉推荐 有自己的营销人脉资源的,可直接拉近群工具推荐社群鸭。 2、植入推广 信息植入的软广推送是移动互联网引...
    ohh_1636阅读 315评论 0 0
  • 文/老谭 一、缘起 生物是一种算法! 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这本书中讲到,随着基因生物工程、人...
    谭佑平阅读 2,759评论 4 6
  • kibana 聚合查询 聚合好些仅可对“keyword”字段有效,对“text”是不适应,因此,在kibana下,...
    璞玉阅读 729评论 0 0
  • 四月的夜幕已经降临,万籁也开始俱寂,在点点星河的夜里,你可以看见扑朔迷离的萤火虫,你可以听取蛙声一片,井然有趣...
    时光_30ba阅读 462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