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张卡时,惊呆了,有这么神奇么?最近正思考信任问题,这回打卡第一张就来了!
当我们对孩子表达信任时,孩子会发展对生活的勇气和对自己的信任。
1)不要解救、说教,或修复,而是说:“我相信你能解决。”
2)孩子通过体验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如何面对失望。
3)认同感受:“我知道你很沮丧,我也会这样。而且,我信任你。”
信任是什么?是感觉、感受吗?是说一句“我相信你”就真正会相信吗?要如何去做才是信任他人?
不要解救、说教,或修复,而是说:“我相信你能解决。”孩子自己就能妥善解决问题吗?自己就能真正去信任、相信孩子吗?
答案是不能。不对,也许该这么形容:有时能,有时不能。
什么时候能,什么时候不能呢?
当知道孩子可以的时候能信任,当不放心孩子独自去面对的时候,自己是不信任的,哪怕嘴上说“相信”。
“不放心”,那看来还是自己心态的事咯?
放下焦虑不安的心,撒开紧握不放的手,勇敢地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就像小悦曾说过的“证明”,给孩子自己去体会。
“我知道你很沮丧,我也会这样。而且,我信任你。”认同感受这一点,冷静时能运用一二,心不平时就忘一边去了……
调心,然后才能“和善而坚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他人的不信任,是不是还和自己的不自信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