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周五,3:20接女儿放学后去恒温游泳馆游泳,这家游泳馆水循环流动,非常干净,清澈见底,一家人都爱好游泳,前年包了一张会员卡,有空会来这里。
52米长的游泳道,我游了几个来回,女儿却断断续续,游25米停下来玩会,一个小时的游泳时间过得很快,看见女儿游一会玩一会,觉察到自己大脑里升起了对女儿游泳的评判和要求,立马拦截住自己的念,当下断,当下转,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四肢上继续游泳。
2.
游泳结束,已经5点钟了,母女俩一起去冲洗热水澡,我拿出洗护用品递给她,女儿说不喜欢这个牌子洗发水,还是喜欢阿道夫的,我没带阿道夫洗发水过来呀。女儿很平和地说:那我不洗头发了,回家后再洗。
如果没成长之前,我会说教:头发已经湿了,干嘛非要等到回家再洗?用一次这洗发水不会伤头发……打着为孩子好、关心她、爱她的名义要求女儿按照我的意愿行事,这不是爱,是要求是掌控。
现在不会,尊重就好,你是你,我是我,我们虽然是母女,但也不一样。和孩子互动中时刻保持觉察,当看到自己对孩子有要求试图掌控时,看见,就有了新的选择。
正所谓:爱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同时,看到一个藏得很深的病毒性信念: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
只有心理营养足够的孩子,才不会有偏差行为,才会越来越优秀卓越。
在一段亲子关系里,永远透过孩子的表现来反观自己的心,当孩子表现不合我意时,内观,到底是什么束缚、限制了自己?这是需要成长的点。
不要等到孩子可爱了才爱孩子,只有爱才会让孩子变得可爱。
我想起一句话:“与其说母爱或父爱是天生的,我更愿意相信父母之爱是一种需要努力、进化、被教育而完成的高级感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