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完了樊登讲的《少年发声》,我们一直在讨论教育问题,却从没听到孩子的声音,孩子的缺席和失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教育问题是家长与孩子在相处时,逐渐表现出来的,如果只听家长一面之词,教育问题是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的。这本书很好,作者陈瑜采访了16位不同年龄阶段,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的孩子,让这些孩子说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那些话,聆听孩子的话,我好像看到了月亮的背面,看到了问题的真实面目。
小黎的故事
这是一个八年级学生,终于考上重点高中的她,却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状,曾休学半年。可以上学后,她还是不愿去,甚至爬上教学楼的窗台要跳楼,作者以为她只是吓唬妈妈,可这孩子却说她真的想死,对世间没有任何留恋。打小,父母就不断地给她灌输“如果不学习就是不务正业,不务正业就是垃圾”的理念,这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有压力,她认为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应在学习,她如此努力,还一直被妈妈骂,妈妈骂她不够好,做完作业不够早,做事不够认真......
当一个孩子已经足够努力,还不能让父母满意,她就会感到挫败感,她会越来越讨厌自己,从而放弃努力,放弃自己。事后,小黎的妈妈给小黎写了道歉信,她以后不会再对小黎的学习提出更多的要求了。
反思: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优秀真的那么重要吗?当我们和孩子的聊天内容只剩下学习和成绩时,应该是最无聊的吧!孩子每天都在学习,跟我们聊天,她肯定不想我们絮叨学习的事儿,再谈,只能加重孩子的压力,所以应该谈一些愉快的话题,问问孩子有什么需求,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或者说说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近况.......不要当监工,学会当倾听者,陪伴者。
杜绝给孩子说:“考不上好初中就没有好高中,没有好高中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未来,你的人生就毁掉了。”
崽崽的故事
崽崽,一个三年级的男生。他脾气暴躁,他有时候想把6岁的弟弟一脚踢飞,但又不忍心。他怎么了呢?
原因是6岁的弟弟不懂事,喜欢吵闹,喜欢找他玩,逗他玩,让他很生气,此时妈妈就会揍他。看来他脾气暴躁、喜欢揍人是跟妈妈学的。他不会向妈妈说事情,因为妈妈根本不想理他,他感觉妈妈只注重弟弟,妈妈经常说些伤人的话,诸如,你爱怎么就怎么吧,我现在不想听你说话......孩子的心门就是在一次次冷遇后,慢慢关上的......
作者给多子女家庭有三条最基本的提醒,写下来,好好学习——
1.不要总是要求老大让着弟弟或妹妹;
2.不要当着一个孩子的面表扬或批评另一个孩子;
3.不要拿孩子们的优缺点比来比去。
这三条提醒很对,我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做到,避免无意的举动对孩子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