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年谱(260)】1942年,毛泽东49岁。
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上的大事件。
座谈会于5月2日、16日和23日分别举行了三次全体会议,毛泽东在第一次和第三次会议上分别作了“引言”和“结论”。这两次讲话后来被整理成为经典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于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首次全文公开发表。
第一次讲话的主要内容
5月2日,毛泽东出席第一次会议,主要谈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为了这个目的,有些什么问题应该解决的呢?我以为有这样一些问题,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关于立场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关于态度问题,指出:歌颂和暴露两种态度都是需要的,问题是在对什么人。对于敌人,应当暴露他们的残暴和欺骗,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对于人民群众、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政党,则应当赞扬,使他们团结、进步、同心同德、向前奋斗。
关于工作对象问题和工作问题,指出: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 “文艺作品在根据地的接受者,是工农兵以及革命的干部”。这“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要了解和熟悉各种人,了解和熟悉各种事情,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
关于学习问题,指出:“我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 “文艺工作者应该学习文艺创作,这是对的,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文艺工作者还要学习社会。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第二次谈话的主要内容
5月16日,毛泽东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与会者对文艺问题发表的各种意见。
5月23日,毛泽东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最后一次会议。在朱德讲话后,毛泽东作结论,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首先,讲党领导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他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目前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倾向。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其次,讲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他说:一个是源和流的问题。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这要区分清楚。但借鉴是必要的,“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一个是普及和提高的问题。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
第三,讲文艺工作的党内关系和党外关系问题。
他指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党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在抗日、民主、艺术方法艺术作风上和党外的一切文学家艺术家团结起来。
第四,讲文艺批评问题。
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方法。我们不但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
“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结论还批评了抽象的“人性”、“人类之爱”等错误观念,澄清了歌颂光明和暴露黑暗、动机和效果、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等关系问题上的许多糊涂思想。
第五,指出延安文艺界中还存在很多的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缺点,需要有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
革命根据地及中国的文艺运动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许多人感到思想上豁然开朗,在眼前展现出一个新的天地。
会后,延安广大文艺工作者一扫过去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深人群众、深入基层、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斗争实践中创造出一大批深受工农兵欢迎的文艺作品, 比如,戏剧方面有鲁艺的新歌剧《白毛女》、王大化和李波合演的《兄妹开荒》、马可的《夫妻识字》,中央党校京剧队的《逼上梁山》,延安平剧院的《三打祝家庄》;小说、诗歌方面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等。
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就能涌现出这样一大批优秀作品,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