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次第花开》希阿荣堪布

《次第花开》

苦、集、灭、道四谛法门
“苦谛”是认清生活中苦恼普遍存在的事实;“集谛”是分析苦恼的成因;“灭谛”“道谛”是讲苦恼的止息及止息的方法。

放下执着,止息烦恼

有一位居士某段时间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变得焦虑,易怒,整个人状态很不好,烦恼重重。他跟我诉苦,我就问他:“你学佛是为了什么?”“为了解脱。”“什么是解脱?”他默然。我说:“解脱,就是没有烦恼。你带着满心的烦恼,又想在何时何地获得解脱呢?烦恼不在别处,在你心里;解脱也在你心里。”

我们无法去外面找一颗现成的没有烦恼的心来移植到自己身上,也别想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就发现自己改头换面成了个“解脱的人”,没那么神奇,也没那么容易。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当下,回归内心,与烦恼开战。

贴近自身经验,以自身为中心去修行。即要从检视自己的身、语、意入手,把重点放在对治自己的贪、嗔、痴上面,而不是去挑别人的错,或者急于“度化”别人。随时提起对内心感受、欲望、情绪的觉察,要有当下出离的心力。

如何出离?通过反复思维串习“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来培养出离心。

在生活中修行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升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升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对多数人而言,经历、遭遇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部很安静的电影,安静中透着人生的悲凉,悲凉中彰显着职业的高尚。 《入殓师》。我用128分钟沉寂的看完。看完后没有...
    萧震阅读 1,048评论 0 1
  • 想了很多,系统复杂。怕自己会疯掉。 当得知她有那样的想法后,我心里有点难受。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的绝望呢?不...
    佐恬阅读 149评论 0 0
  • 就在昨天,时隔五年,再次站上了熟悉的话剧舞台,感觉舞台上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感觉依旧享受着表演的乐趣,尽情拥抱着谢...
    一声乘风阅读 249评论 0 1
  • 今天我要讲的童话故事 其实还没有完全想好 它既不发生在未来遥远的星球 也不开始于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岛 话说故事里的王...
    郑愚阅读 1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