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个应用

在第四章学到了分析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化,来判断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但那只是定性的分析,难以分析出相应的变化对于需求者和供给者而言具体是什么结果。而加上弹性的变化,就能够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分析了。

比如说杂交水稻的研发,它的结果是导致供给曲线的移动,同样的价格能够有更多的供给量。但是需求曲线却不会移动,所以供给曲线向右的结果,就是均衡价格下降,同时均衡数量有所增加。这里主要分析的点就在于从需求曲线的不变来分析。因为需求曲线不移动,它的弹性是较小的,随着价格的降低,对水稻的需求量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毕竟整体对于水稻的需求是很有限的。所以整体消费者对于水稻的花费是明显的减小,必然的供给者从水稻上的收益也是在减少。

这样站在供给者的角度,虽然杂交水稻表面的影响是增加了供给量,看似应该高兴。但实际的结果是每个水稻的劳动者因此收入却降低了。

这样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就是极为有效的。我们判断出某种曲线的移动导致了新的均衡状态。而根据不变的曲线的移动,我们会发现弹性能够很有效的帮忙分析整体福利的变化。

比如到原油价格的分析。因为原油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大幅的提价,但是它们短期能够维持高价格,长期却不行,道理在哪里呢?因为短期来讲,石油的供给和需求都是缺乏弹性的。所以可以稳定在一个均衡点上。但是长期来看,要维持高的价格就一定要通过政策来制约供给量,但对每个石油供给国而言,增加生产量就意味着大量的收入。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高油价的结果必然是导致更节约油的汽车,以及公共交通的出行。石油的需求大幅减少,而供给不变甚至增多的结果,就是石油公司的收入一定会减小。而越减小就越会促使供给增多,结果就是供一直过于求,这样恶性循环下来供给者的日子并不好过。

所以作为供给者,如果他们想要大幅提高价格,就一定要确保他们具备对商品的垄断能力才行。但是石油国家彼此内部的竞争导致他们很难很好的执行既定的政策。既然没办法真正的垄断,且石油也不是原先的大量家庭的必需品,就很容易找到替代的出行方式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想拜读马歇尔和亚里士多德的书,所以特意找了相关书看看。 下面是读书笔记: 经济学不仅是研究人的心理,动机和行为...
    徐薇薇阅读 5,208评论 0 7
  • 前言 之前两章节我们研究了经济两大主体:消费者行为原理与生产者原理,并推导出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需求与供给正是消...
    青蔚阅读 937评论 0 0
  • 痛苦的哲学家和快乐的猪,你选哪个? 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我想当一头快乐的小猪。 小猪为了简化学习的负担,学习的快速阅...
    常玉静阅读 457评论 0 3
  • (1)-uroot -p 或者mysql -uroot :连接数据库 (2) mysql select versi...
    beyondflying阅读 314评论 0 0
  • 家风,其实我对于家风这一词,自觉理解仍不够清晰明澈,我的家庭不是什么士子之家,数代为农,间或有几个手工业,故只能称...
    陈兮阅读 564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