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追完了《向往的生活》,看着看着蓦地想起了木心的那首《从前慢》,而且我莫名地想家了。
“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票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也就懂了。”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从来不觉得农村生活有多么地美好,多么地悠闲自得。春种秋收?自给自足?农村在我脑海里的印象从来都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是真真切切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记忆中,每到耕种时节,爸爸妈妈就会忙着耕地,浇水,播种;秋收时节,怕变天,怕庄稼烂在地里,没日没夜地收割。这些年科技发展,可以机器耕地,下种,打药,收割,所以省力了不少,记得小时候这些都要人工来完。庄稼地给我的印象就是“长长的地头,我在这头,望不见那头”。“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的场景也只能留在书里,我记忆中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妈妈弯着腰在地里除草。所以我从小向往的就是不用下地的生活,城市里的生活。所以当上了大学后,那些农家乐活动,我向来是不屑一顾地,自己拾柴火生火,自己洗菜,切菜,在露天的锅灶上煮东西,这些让城市孩子感到新奇的一切,于我,是小时候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我所厌恶的那一部分。
农村的生活是忙碌的。农村的早晨来得都要比城市要早得多,夏天,妈妈几乎每天5点钟就起床,随便吃点儿饭就去地里干活,干到11点左右回家做饭,大概下午两三点又去,直到太阳下山天色暗得无法再继续劳作再回家。有时候,繁忙的季节,播种,浇地排号要排到凌晨,自己带着手电筒,地少的话,也要两三个小时才能浇完。在诗人的笔下,这样的生活是悠然的,可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活除了辛苦还是辛苦。
当然,农村的生活相对来说确实很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村烟火气息最浓厚的时候就是赶集了。早上6点多,集市上,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人们已经开始搭摊子。卖衣服的,卖鞋子的,卖家具的,卖水果的,卖零食的,卖蔬菜的,各式各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在集市上买不到的。小时候赶集是最爱,没到赶集的日子,和妈妈挎着篮子,兴高采烈地去赶集,不一会儿就满载而归,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农村的生活也可以说是静止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小时候的小卖铺还是小卖铺,只是改了个名字叫超市,小时候在跑车的还在跑车,小时候在修自行车的还在修自行车,就连集市上卖东西的都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只不过脸上多了些岁月的痕迹。卖学习用具的大叔成了卖学习用具的老爷爷,卖蔬菜水果的小伙儿变成了大叔,卖衣服的小姑娘变成了卖衣服的大姐。你从来不用担心几年,十几年你不在,再回来,这里会变化得让你融不进去。时间在变,可时间又仿佛没有变,时间在农村真的好像静止了一般。
城市的树郁郁葱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窗外随风摇曳的树。看着《向往的生活》,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惬意,那些自己曾经厌恶的日子原来才最珍贵。不过《向往的生活》之所以惬意,是因为他们过得是经过加工的农村生活,是度假似的农家乐生活吧。细想来,让我去做一个快乐的农夫,我是不愿意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已。
何老师说“人最幸福不是拥有一切,而是你可以很从容地安排自己的一切”,这样说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一切。时间对于忙碌的人来说最珍贵,而对于时间多到可以浪费的人来说,马不停蹄才最珍贵。
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是,放假回家,在胡同口看见烟囱里冒着袅袅炊烟,推门进屋,妈妈正掀开熬粥的锅,热气模糊了我俩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