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自己是能量场比较低的人,特别是近几年,周边的场域都比较低,有时候也会莫名的提不起兴趣。这一年来,认识了效能和一群积极阳光的小伙伴,让我能够重新去认识自己,去获得成长的力量。
首先,找到自我价值,获得坚定的力量
效能=价值*效率*积累。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去应用这个理论,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表达的了效能的要素和关系。
2、效率,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单位产出,可以说是聪明的做事情。当我们做一件事情,非常低效率的时候,不仅回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会影响周边环境的判断。如何三思而后行,找到最优的方法,我想有很多方法论的东西在里面,思维模型是提高我们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3、积累,指的是有叠加效应。如果人有远大的目标,并在当下能够按照目标不断去践行,相信他一定会收获自律的、幸福感的人生。这个就如同效能教练课程里面所说的效能手册,将我们的目标去拆解,去落地到每周、每天的行动中去,一定会带来量变到质变的改变。
其次,找到短板,去丰富自己的色彩
SAS:才能、品质、 策略
我初次遇到这个模型,为他的结构所吸引,一个凳子模型。
1、模型间的关系。三个要素构成稳定的结构,来支撑人生的目标,我理解竞争力模型应该是属于效能模型里面的“价值”范畴,每个子要素都有三级关系。
2、三层级的关系。第一级是个人能力圈,熟练地技术、自我赋能并会做事情,算登山模型的较低层次,逐级而上,需要去关注外部环境、需要有创新精神,需要战略方面的眼光,最后能够影响一群人,因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聚集一群人。这样的人生阶梯是非常美妙的。
3、三个要素关系。三个支柱缺一不可,关注人、关注事,同时关注趋势。每个要素都是长期且重要的目标,是非常有价值,值得去积累去沉淀的东西。
效能和竞争力模型就像诊断报告一样,告诉我自己的不足,也像灯塔一样,让我看到前进的方向。所以,起心动念的刹那,我开始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对应到模型里面哪些角度。
模型的应用,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修行,如何去修正之前的想法,如何去获得更大的愉悦感。也许,入世的道行就在其中。
慢慢的,过往不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