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自身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自己的生活,我没有明确的目标。
发现这个问题的起源是,早些时候一直无法早起,调整作息,认真早睡、做冥想后,现在已经可以清爽地5点起床了。早起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应该关注的自然是早起后要做什么,这个“做什么”,我一直没有规划好。
起先,我会把自己计划要做的事情在前一天晚上用笔记在记事本上,但自己列起清单来容易贪多,一列往往都是好多条。晨起任务繁重,我会生出畏难情绪。只好再一条一条删减,于是,我面临着在多个晨起任务中做出取舍。我得承认,取舍之间,我的思考并不慎重。
最终,自己制定出来的晨起计划一般是这样:
1.冥想5分钟;
2.伸十个懒腰;
3.晨起日记;
4.做一顿丰盛的早餐。
然后自己开始照着这个简单的计划执行,你会发现,上述清单中,除了第三条是实质性的指向写作这项技能,其他三条都属于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所以它的成效很难立刻显现出来。
关键的问题是,我对自己每天的晨起日记并不满意,它们大多是记录的昨晚的梦境,或者早晨脑袋还思路不清时写下的碎碎念,又或者我对一到两个问题的思考,写下的一到两句观点。它们撑不起一篇文章,只能暂时收编进自己的素材库。
这也是我多年来自己在无特定目的,无压力的心态下,养成的一个散漫习惯。不定期的阅读、不定期的摘录,以及不定期的写作,输入和输出都是随意的,它没有明确的方向(要达到什么水平),所以思考并不深入,质量也参差不齐。
所以可想而知,我每天的早起任务质量并不高,内心缺少成就感,自然驱动力也慢慢减弱下来。
今天早晨五点,准时睁眼,但想着做的事情也许成效依旧不明显,不如好好补个觉,让身体多休息一会儿。于是,我有意识的没有早起。
今天在下班的路上思考这件事,当我顺利渡过了“早起”这道坎,又是什么导致我在“早起后”的这道坎上败下阵来的?
我忽然想到了《刻意练习》这本书。
我想在早起后完成的某个内容,就是一种练习。而这本书说,练习,必须要做到刻意。
无目的地的练习只是反复地做某事,当到达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后,再多的练习,也不会再有进步了。
与之对应的是,有目的的练习,它包含四个特点:
1.明确的目标;
2.专注;
3.反馈;
4.走出舒适区。
按照这四个标准来检验我的早起计划,我很快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我的晨起日记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或者再进一步思考,我的早起计划需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只是给自己列一个行动清单,迷迷糊糊地知道,这样做肯定很好,却从来没有落地思考过,这个行动清单背后的明确目标。
这一个反思,不可停止的开始在我脑海中打起无数问号,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直以来,自身在生活中的行动模式。
进入大学后,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因为束缚自己太久,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近几年自己才意识到,我开始变成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我不那么好胜、努力和求知了,和努力规划未来比起来,我更愿意安住在当下的舒适中,“目标”变成一个越来越模糊的概念。
当我不给自己的行动设定一个预期,那么之后的行动必然会被虚掷。当我不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必要的“好”或者“不好”的认真体察,我便不可能稳定地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我当然有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外乎与幸福、快乐和健康挂钩。
这更像是一个战略性方向,如果你不努力铺设到达这个方向的可靠路线,那么你只能永远在远处保持眺望的姿态,一切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