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某某今天生日耶!”
我:“你咋知道人家生日?"
A:“他朋友圈发的呀。”
我:“哦......我没有朋友圈。”
那个在微信首页最低端标注着小红点就表示有新动态的,在我微信里被打入冷宫一年半了。
1 ·.
刚注册微信时,我都是靠着这个小红点活着的。每天一睁眼一闭眼,就是要看看小红点有没有亮,有没有腾出数字;如果有,那说明有动态啦。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朋友圈的呢?
一年前的我,纯属是个手机控,每天端着手机,不是在刷朋友圈,就是在刷朋友圈。
面对着朋友圈,自控力为零,刷新率达到百分之两百。
后来某天我发现了朋友圈可以关闭的功能,于是毫不犹豫把朋友圈关了。
当然,关了朋友圈,你是不能在同一圈子看到所有人的新动态了,要看新动态只能点开他(她)本人的朋友圈。
但你自己还是可以发圈的,你的动态在别人的圈子里还是一样活跃的。
安静了那么久,突然想念朋友圈。
前几天,我思忖良久,打开功能设置,把朋友圈重新启动了。
回归后的心情并没有很大的波动,毕竟我一年多时间没有看到它了呀。
其实养成一个习惯是非常容易的。一年的时间,你可以改掉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前提是你要有恒心。
朋友圈打开后,唯一能做的事是刷屏,看着朋友圈那图文广告如流水般,眼花缭乱。
我又果断关闭朋友圈,回到安静的世界里。
2 ·.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大家的生活几乎都是在这个圈子分享的。我想大家的微信发展史几乎都是这样的吧!
一开始,微信加的都是同学朋友,可以肆无忌惮地想说啥就说啥,想发啥就发啥。
后来,微信逐渐加了些亲人,爸爸妈妈姑姑阿姨的,说话就要小心许多,发圈也要细细斟酌一番。
再后来,微信又加上了同事和领导,发圈就更要谨慎了,甚至偶尔还要身不由己地帮忙转发和点赞。
其实很多人发朋友圈,实际是在寻找存在感。
例如今天中午去肯德基吃了个奥尔良鸡翅,然后花10分钟拍照,10分钟P图,10分钟修改发圈内容,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
我想说你倒不如花30分钟看一本书或是做一件善事,别人更能记得你。
某天和朋友闲聊被忽然问起,“好久没有看你发动态,以为你都失踪了呢?”
我先是诧异,然后淡淡地说,“我只是平时很少刷朋友圈了,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罢了。”
3 ·.
以前,看一部电视剧或电影,都要发条朋友圈谈谈感受;去外面吃饭,朋友圈要先吃;在路边看到一棵树一朵花,也要发个朋友圈定个位。
现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做微商的,一系列刷下来,天花乱坠,眼圈发晕,找不到什么生活的乐趣,都是功利性的东西。
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设置了三天可见或半年可见的,朋友圈这个媒介越来越让人觉得没有信任感。你觉得呢?
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不怎么发朋友圈了。有些人是因为工作需要,就要常发一些公司的产品宣传,自己生活上的东西很少再发圈。
有些人的朋友圈动态甚至还停留在半年前,也许工作太忙,也许不想花时间在朋友圈上。慢慢地,更多的朋友在这个圈子消失。
很多人,正在渐渐地淡出朋友圈......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是因为我们没有了倾诉的欲望吗?
知乎上有句话形容得很贴切:“不发憋屈,发了矫情。”
是的,我们内心渴望倾诉,我们是有求关注的心理,但我们却越来越难在朋友圈开口了。
有句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朋友圈也是如此。
朋友圈,渐渐从一个心情抒发站,变成了社交的平台。
越来越多的人挤进你的朋友圈,从亲朋好友到同事上司,甚至是路人甲乙,各种一面之交或是从未谋面的人。
试想问下,难道这些都是你的朋友吗?
我想,朋友应细交,不是泛交吧。
其实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有多少是真正的朋友,或许更多的只是点赞之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