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怎么不见我朋友圈有更新了?
我回答:我从今年开始已经把朋友圈给关闭了。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我为什么要把朋友圈关闭了呢。
因为朋友圈太占据消耗力和注意力。
人似乎总有这么一种习惯:不知疲倦地刷着朋友圈,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之前一直觉得朋友圈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因为只要点开那个红点点就可以阅览所有朋友们最新的动态,可以窥探他们的喜怒哀乐,感觉只要看了朋友圈,就表示我和这个世界有着某种联系,我和朋友之间没有任何距离,好像有种神奇的魔力,有点强迫症似的,只要看到红点点,就忍不住控制不了自己的双手,必须要去看,而且要看到底,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呢?
刷朋友圈很多时候是一种信息焦躁的体现。
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功能,以为是对作为朋友最好的检视,但是手机的依赖症越来越强烈。完全不是利用好碎片时间,是把自己整块的时间碎片化掉了。
平常一直都说很忙碌的我们,还是会随时随刻的刷着朋友圈。
认真思考了一下,朋友圈无非就分为这几大类:自拍的,晒娃的,炫富的,晒旅游的,晒加班的秀给领导看的,还有各种鸡汤文,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疯狂崛起的微商...
许多人要看朋友圈的小心思,无非就是觉得怕自己落后了,怕自己跟不上信息的速度了,怕朋友遗忘自己了,必须得偶尔冒个泡,或者单独的想寻求更多的关注,经过包装的发朋友圈让人看到美好的一面,得到别人的认可...
从朋友圈获得一丝心安。
认真琢磨了一下,看朋友圈和发朋友圈。
有没有统计过每天看朋友圈的频率呢?
看完了朋友圈对你自身有帮助或者成长吗?
答案是否定的,看了很多朋友圈,很多人还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科技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方便,但是确实也让我们养成了很多坏毛病。我觉得刷朋友圈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坏毛病。当然这里加一个频率次数,很多人到了凌晨还在床上刷着手机发着朋友圈,导致身体机能每况愈下,健康状况亮起红灯,颈椎肩周炎越来越严重。
想要和朋友真正的沟通感情,光点几个赞,我觉得是起不到什么大作用,还是要进行心灵的沟通。可以约线下见面,加上了眼神和肢体动作,更加能够传递感情。哪怕见不了面,电话沟通或者单独微信聊,也比光在朋友圈点赞好。
再说一下发朋友圈,现在的朋友圈也是越来越不安全,陌生人也是越来越,去商场逛个街,各种品牌都是让你加个微信求得关注。朋友圈里的人大多数都只是点头之交,你还敢真诚的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吗?所以如果真的要在朋友圈里面,一定要分组。或者屏蔽不太熟悉的人。
我们创造了网络。网络反过来重塑我们,透支我们。铺天盖地的信息,让我们欲罢不能。我们贪婪的吸收着这一切,小心翼翼的跟着这个时代。
所以我果断的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在2018年1月开始关闭朋友圈,不在刷朋友圈。
别跟我说你可以不用关呀,你可以减少频率啊这些话,就是本宫做不到啊,所以才果断的关闭红点点,叫做眼不见为净吧。
你可能会说,关闭了朋友圈,也关闭了自己的人脉圈了,这样好像也不值得,我想说的是,人脉圈不是光靠点几个赞就能得来的,是要用心维护的。
我想重拾大自然的美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不被手机控制,不做低头族。
抬起头来,看看美丽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