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云 网络初级五期 平顶山 坚持分享第87天( 原创总第255天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这些天以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太疯狂了,学习改变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自己是不是违背了初心,太急功近利,以至于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想要逃离,想要激流勇退,成长没有捷径,只有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积累。
从去年8月第一次参加了卓老师的父母课堂,就被卓老师优雅迷人的气质,甜美的声音深深吸引,被卓老师带来的亲子教育理念所深深折服,从那时起就一节不拉的跟随着卓老师,让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亲子教育过程中心态、理念、情绪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调整和改变,不管家人和别人感受如何,最起码自己能接纳的多了,能理解的多了,负向的事情多想好的正向期待,接纳就是自己对自己最好的疗愈。改变从接纳开始,只有被允许才有可能会改变。
接着就报了卓老师的系列课程《正面沟通》但是课程最怕的环节就是讨论后的总结发言,从来不在公众场合上台,不善言谈的我生怕说不出来说的不好别人异样的眼光,轮到我就会胆怯紧张,看着别人从容大方、侃侃而谈,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突破,慢慢缓解了这种紧张焦虑情绪,一点点找到自信,随着课程的跟进,了解到这些都是心理学的范畴,对心理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心理学可以让人改变这么多。
于是也有想突破自己的决心,就报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考试》,正好有机会在最后一天紧接着又报了马上开班的刘老师的《焦点网络五期》课程、我们平顶山的《焦点线下学习成长小组》,觉得自己既充实又幸福,每天充满了力量,家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买了这么多的学习亲子教育和心理学的书籍,每天听刘老师的晨读,微信群里的能量朗读,焦点小屋的浸泡学习,读分享写分享,微课的每天不同,周二的网五课程,周四的公益课堂,周五的读书会,周六的心师培训,周日的父母课堂和线下学习,感觉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用了,每天和时间赛跑,取消了一切外事活动和娱乐,生怕稍作停顿自己就掉队了,特别是又匆匆的报了刘老师的讲师班培训后,倍感压力山大,慢慢的觉得对于四十几岁的我来说有些力不从心,有的课程冲突没法参加学习,精力有限感觉学习像走马观花什么都没学好,什么都没记住,对于工作生活本来就很有压力的我来说,每天一醒来就想我的作业呢?我都干什么了?
回首这些,看看现在自己的状态,完全偏离了自己当初学习的初心感受着终日惶惶不安的焦虑,这是我想要的吗?昨天从湛河回来看着美丽的夜景发呆,感觉自己好像与世隔绝怎么感觉突然自己都不会生活了呢?自己是不是太疯狂了,欲速则不达,成长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坚持,持续的足够久,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自己的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怎么也跨越不过去了呢?
听刘老师的晨读曾经讲到过,学习心理学很不易,如果不是自己因为有十几年的学习基础,连养活自己都很困难,很难坚持下来,那时的我还坚信只要开始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忘了自己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四十几岁了才开始接触、学习,成长从来没有速成,这也让我充分体会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越快越慢,越慢越快。首先作为普通人,一个人的正常生活维系的情况下,心里足够渴望做一件事的时候才能用心去做,回想刘老师说的你真的想要吗?……
我做了个决定,退出讲师班的培训学习,刘老师说,讲师不是培训出来的,是讲出来的。我不是要当逃兵,不是怯懦,虽然刘老师说焦点小屋是成长坊不是竞技场,但是感觉自己像条不会游泳的鱼,在小河沟里都想被抢着,一下子感觉被扔到大海里要被淹没一样,连喘息的力气都没有了,感觉自己就像小学生和大学生们在一起学习,找不到自己,所以还是做回我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从发言就紧张心跳加速到积极回答问题,从读书会只敢听直到敢抢麦,从读书声音发抖到自然顺畅,蜗牛只有沿着自己的轨迹才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慢慢来,蜗牛也能吃到架上的葡萄。小田同学的格言:宁做凤尾不做鸡头,让我汗颜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格局,凤尾有多么大的成长提升空间,我相信只要跟着老师们一小步一小步的突破自己,才会坚持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的足够久,从没有主持过,也不敢主持,连十分钟的微课都没讲过,看着在刘老师扰动下我们蜕变的名称焦点解决讲师班,自己就感觉到窒息,好遥远啊!要有目标又不紧盯目标,要放大自己的格局,才能更好的成长,痛苦不一定会成长,成长是一定会痛苦的,蜕变的过程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接纳自己的现状,接纳才是改变的开始,不睡觉的时候整天弦绷的紧紧的,汗毛孔都是张着的,长叹一声,让自己喘息一下,走不动的时候脚步放慢一些,不怕慢就怕停,愿望一个一个实现,目标一个一个完成,不眠之夜找回我自己,做回我自己,允许自己慢慢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