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很多年以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在街巷里来回大声吆喝:收头发咯……声音拖得很悠长,于是不少街坊邻居的姑娘大婶便跑出来,将自己那黝黑而及腰的乌发一刀剪下,卖给那吆喝的人,换得几十几百的“头发钱”来。
年轻的姑娘往往是迟迟不舍得剪断那青丝,而大婶们则是如割野草般满不在意地一刀剪下去,为了多换点“头发钱”,还恨不得连着头发根也拔下来给那吆喝的人。
人们都不太知道这头发最终被拿去干啥了,有人说头发是药引子,大约是送去药厂了。
从长发及腰突然变成“假小子”,女孩子们难免要替自己那漂亮的发丝惋惜,自然都要伤心一阵。
但她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剪下的秀发也许又会用另一种更美的方式出现——那就是少为人知的“发绣”艺术。
发绣,是刺绣艺术里面最“冷门”的细分绣种之一,其难度和材料要求都远高于其他绣种,因此能掌握和传承这门绣技的人非常稀少,故而“发绣”又有着刺绣中的“大熊猫”之称。
尽管发绣艺术在如今极为罕有,但它的传承历史却至少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古籍记载,宋人用头发绣佛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信仰的虔诚。由于古训有言“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故而用头发绣像是古人最高等级的精神表达,也正因为发丝难得,这门绣艺也只能在极小的规模内传承。
可以用于发绣的发丝有着严格的标准,周莹华选用的头发丝大约仅有0.04毫米的直径,且严苛到对来源主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发质的软硬度皆有要求,最为理想的绣丝是选用二八少女未经染烫的原生柔发。
艺术家周莹华是这项“大熊猫”级绣艺的传承代表者,她曾以一幅长达十二米的发绣长卷轰动艺术界。
周莹华的这幅代表作是发绣清代宫廷传世名画《盛世滋生图》,这幅画不仅耗费了亿万根少女发丝,而且绣期长达三年,在这幅长卷中她累计绣绘了一万二千余个人物,画中一万小人皆是纤毫毕现精微之至,令所有观者无不惊叹周莹华发绣技艺的鬼斧神工。
发绣较其他绣种麻烦的是,它的绣丝从采集到分选、再到配色等处理,均有一套远比中药炮制还复杂的工艺,而准备绣丝的环节也往往必须由周莹华亲自完成。
为了让发丝呈现不同色泽的效果,挑选好的发丝需要根据粗细软硬再次采用天然工艺着色,另外还需要对发丝进行脱脂处理以便于适应刺绣过程的工艺,总之,较于传统刺绣而言“发绣”无疑是一项最复杂的“艺术工程”。
这幅长达十二米的巨作不仅耗费了亿万根精挑细选的发丝,周莹华还找了十余位发绣弟子共同配合,即便如此整幅作品的绣期仍然长达三年之久。
这幅发绣艺术作品不仅代表了当代发绣技艺的最高水准,同时也成为了刺绣艺术领域中最具价值的代表作。
当年那些曾为了剪断秀发而伤心的女孩子们,如果看过周莹华的发绣艺术之后,必定会宽慰不已,因为这些丝丝柔发,又能在周莹华的手下,被神奇地升华为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