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准备剁手的时候想明白一个问题。问题的答案也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购物节的逻辑。
今天无意中看到当当又全场图书满200减100,在上次当当的满减活动中我就对照豆瓣想读列表添加商品到购物车,添加的时候总是发现很多书不是没货了就是没有参加活动,当时没有细想。今天打算再剁手,发现还是如此。然后就没继续硬凑满减额。
放弃买书之后“无意中”查到亚马逊自营的凌美比较有正品保证,就想着乘优惠买一根凌美也不错。然后到亚马逊一查,这回倒是有货,但是价格照常。想到上次剁手买的12根笔芯还有11根,就“果断”地放弃了。
然后我就想,我趁着购物节买东西是考虑到购物节各类商品有优惠,但真正找到目标商品的时候为什么又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了呢?我觉得是因为我对购物节的认识存在偏差。
我对购物节的认识是购物节期间各类商品都有优惠,但实际上我认为应该更正为,购物节期间能够靠销量增加弥补单品利润降低的商品会有优惠。这个道理说来非常简单,但一般情况下和前一种认识一同模糊地存在于我们的脑中,没有被仔细区分。这个道理也没有什么必须隐瞒的地方,因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购买符合这种条件的商品顾客和售卖的商家,购物节的存在对大家来说也是双赢。而这也解释了我在上面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找到的目标商品没有预期的优惠,因为这些商品不是不满足上面的条件。
对于图书来说,销量增加不是对每本书都有意义。对于最开始就定位于畅销书来说的作品,销量增加首先意味着前期营销策划成本等较大投入的收回,之后销量的继续增加意味着利润,而这个过程没有一定的销量基础是达不到的,所以销量增加对这类书是有意义的。而对于那些最开始就是面对特定人群的图书,每一本售出的图书刨去成本即利润,而由于面向的读者群教窄,即使优惠也不一定能增加销量,或增加的销量不足以增加利润,所以优惠对这些图书意义不大,所以也就有了我遇到的情况。虽然只说了两类,但大多数都介于这两者之间。
至于笔,可能是另一种情况。对于此我有两种猜想,一是,这类商品降价不一定能引起可观的销量,反而有可能会使销量降低(本句合理又委婉,只是感觉打了自己的脸。。。)二是这类商品优惠容易,但想恢复原价可能就比较难了,因为优惠或降价改变了购买者心里对这类商品的价格预期。
对书和笔来说是这样,其他商品应该也大致如此。
所以这样看来,购物节也是有它的目标商家和目标商品的,符合上面提到条件的商品是购物节的主力,这样对于卖家、买家和平台都有利。而其他不符合的商品,其在购物节期间的销售策略则视具体目的而定。理清这一点,我们便能够更加合理,明确,快刀斩乱麻地剁手。
祝剁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