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为什么不道歉》笔记
不同难度的道歉:
最简单的道歉:表达理解对方的糟糕心情或麻烦处境,表明关注之情;
中等难度的道歉:对做过的错事感到悔恨时要表达的歉意;
高等难度的道歉:对过去的错误做法,想重新提起和表达愧疚;
六种错误的道歉方式:
1"但是“·····型道歉:让人感觉在找借口
2.逃避责任式道歉:关注道歉者的情绪反应,而不是自己的错误行为;
3.令人困惑的道歉:道歉模糊不明;
4.”讨价还价“式道歉:道歉者认为只要是道歉,对方就必须宽恕自己;
5.令人反感的道歉:对根本不想跟你对话的人,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闭口不言;
6.其他可能破坏人机关系的道歉:过度道歉(让人产生距离感)轻描淡写(让人厌恶);
正确有效的道歉: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问题;
2.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道歉;
3.道歉的内容很重要。
如何在面对批评时有效的道歉:
降低自我防护意识的12条建议:1.意识到自我防御机制;2.深呼吸;3.聆听的目的是了解对方的观点;4.对不明的地方进行询问;5.寻找一致观点;6.对自己的那部分错误道歉(不必承担所有问题)7.让对方意识到你已充分了解他的看法,而且会继续思考所谈的问题;8.感谢批评者和你分享内心感受;9.主动延续对话;10.分清沟通和羞辱的界限;11.时机不对应停止聆听;12.表达你的不同看法。
关于原谅:
原谅的多种解读方式:1.想忘记过去的不愉快,找寻内心的平静;2.寻求解脱和放下;3.我们不能强求他人原谅自己或毫无理由地原谅他人。
原谅的程度:不必是非此即彼的模式,可以原谅对方95%或者2%的程度。
最后的理解:1.不必为摆脱痛苦或者负面情绪去原谅犯错者;2.即使不原谅,仍可以对犯错者保持关爱和同情;3.不原谅并不表示自己是一个缺乏关爱或不完整的人。
要知道,道歉的目的是平息和缓和受伤害一方的情绪,不能为了自我解释、摆脱内疚或促进恢复过程而去骚扰或纠缠对方。为了生存,我们会把自己包裹在接口,轻视和否定当中。当我们冷静下来重新开始思考时,自我防御已经不只是可以观察和跨越的路障,当我们失去价值时自我防御就成了唯一的生活方式。
不要想当然地看待问题,沮丧感和缺乏自信会让人变得语无伦次。当人们做出恶劣行为时,受到的影响的人是他们,而不是你。
道歉能力是一项父母可以向子女馈赠的重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