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细读《小岛经济学》,学到了很多经济学知识点,简单了解了一个经济体系的出现与发展,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研读的书籍。
书中第五章,讲到了就业问题,之前都是从近似哲学方面来解读企业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维持,但这次是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主与雇员之间的互利关系,令我感慨颇多。
书中是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暂且叫它为芬尼提与莫里的故事。这个叫芬尼提的壮硕小伙儿,决定专做生鱼搬运工作,因为体力格外优秀,他每天可以搬运100条鱼,然后收取总额数的2%作为运费,也就是2条鱼。(鱼是货币,每人每天的生存成本为1条鱼)还有一个叫莫里的精明小伙儿,他先用贷款制造了一辆用于运鱼的车,虽然他的体魄不如芬尼提健壮,但凭借运鱼车的优势,他每天可以搬运300条鱼,然后只收取总额的1%作为运费,也就是3条鱼。看到这里,显而易见的是莫里更具有优势,而芬尼提的处境就有些困难了。
不过,莫里是个天生的商人,他却在这个环境下看到了商机,他决定要跟芬尼提合作,他认为这将会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因为他估计强壮的芬尼提如果使用他的运鱼车,每天应该可以搬运400条鱼,如果还是按照收取总额的1%来计算,每天会有4条鱼的盈余。而莫里会将盈余的3条鱼付给芬尼提作为工资,剩余的1条鱼则为自己的收入。莫里向芬尼提伸出了橄榄枝,两人的合作就此开始。
现在,我们来稍微整理一下,以便于更好的理解。
显而易见,这对芬尼提来说是件好事儿,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单干产生的各种心理负担,还能比原来多了1条鱼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对于莫里来说,他现在的收入比之前少了2条鱼,为啥还算双赢呢?要知道,之前他有3条鱼盈余的时候是要付出劳动力的,然而他现在什么都不用干就有1条鱼的收入,要是你,你会选择哪个呢?
或许你会觉得疑惑,这样长此以往,莫里要怎么增加他的收益呢?莫里的优势就是能制造资本设备,他需要扩大生产线,也就是多制造运鱼车,多找一些像芬尼提这样的优质劳动力来创收。按照芬尼提的生产力来推算,一条生产线莫里就有1条鱼的盈余,那么扩展3条这样的生产线每天就会有3条鱼的盈余,依次类推......这也就形成了简易模式的企业与雇员的互利关系~~
所以书中的这段话,我觉得阐述的非常有道理:
“有人认为商业利益源于降低员工的薪资。但没有人会免费工作,没有利益,工作也便无从谈起。员工只要工作就有报酬,而企业主想得到回报则只能等到企业盈利,他们的收益是对承担风险的回报,也是对成功整合稀有资源的回报。对利润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产品创新、企业发展与精细增长。正是这样的推动力提高了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丰厚的利润正说明一个企业很擅长满足客户的需要,对这样的企业应当予以鼓励,而不应恶意诋毁。”
企业主承担的要远比一般雇员承担的风险大很多,当然了,我是说正常的良心企业主,所以创收效益好的企业,企业主会受益颇多也是理所应当,高风险高回报嘛~这么想想,也就没啥不平衡的了。
说到这里,又引申出另一个话题,每个人都想多挣钱,那么作为雇员,怎么能挣的多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你得值钱!虽然听起来挺世俗的,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再合理不过,就像企业卖产品挣钱一样,雇员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挣钱,同理,想要挣得多那你提供的劳动力就得值钱才可以。所以呀~一定要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正道!!
看到这里才幡然醒悟,自己之前的自怨自艾简直是幼稚至极。总抱怨自己挣的少,怎么就不能好好客观的审视一下自己,你是否有那份价值呢!你的工作能力是否突出?你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你敢不敢打包票说自己能在这个领域数一数二?你的工作效率高的是否令自己都佩服?你的专业水平是否论谁都问不倒?.....太多太多了,好好的问问自己,如果做不到就请默默的闭上嘴,先铆足劲提升自己的价值再说吧~~~~
最后,献上书中的关于员工价值的一段话,希望大家共勉:
“一名员工的具体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需求(雇主是否需要这名员工所掌握的技能)、供应(有多少人具备这些技能)以及生产力(这名员工对那些任务的完成程度如何)。要想获得较高的薪资,这位员工必须提高其自身价值,要么掌握极少数人具备的急需技能(如医生),要么通过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来提高生产力,根本无捷径可走。”